昆明市城中村遍布城区、城郊,与周围的高楼交相辉映,数量已达336个。近年来,昆明市在现代新昆明建设的进程中,高起点、高规格、高标准地对城中村进行改造。时至今日,全市336个城中村都开展了房屋、土地、人员等基本情况调查。其中,113个城中村改造项目规划通过审批,86个村进入全面拆迁,累计拆除城中村建(构)筑物760万平方米。
37个村正在进行主体工程建设,开工面积510万平方米。今年10月份,昆明市首批城中村改造项目村(居)民将得到回迁。
昆明,一步步走出“村城”,走向品质春城。
为何改造“村城”
多年以来,由于历史的欠账,昆明城市规划基础薄弱,市政设施不完善,违章建设、临时建筑比比皆是,导致城市形象混杂,被人们诟病为“村城”。
“如果通过城中村的改造,能把昆明的魂找到,从一个区域性的城市,放大到全中国甚至东南亚的一个稀缺性城市、共享性城市,在这个放大的定位和大的把握上,进行彻底改造升级,在新的增量的基础上,打造无愧于昆明作为世界级休闲目的地和旅游城市的美名,那么,昆明城中村改造的战略意义非同一般,成功以后价值无限。”去年,中国著名战略咨询专家王志纲对昆明市城中村的实地考察后,做出了这样的诊断。
作为新昆明建设最重要的内容,城中村改造主要针对的正是城市形象最混乱的那一部分。2008年,昆明人均GDP达到3798美元,已开始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阶段,基本现代化实现程度为65.92%。昆明要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要求城市化水平必须快速发展。而城中村改造是昆明城市化进程中最大的难题。加快城市化进程,必须积极妥善解决城中村问题,促进其经济管理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向现代城市的管理体制和方式转变,使城中村真正融入城市。把密集杂乱的城中村经过改造形成清晰开放的城市空间,配合大面积的绿化植被,城市面貌或能井然有序,昆明才能体现一个区域性的国际化城市应有的城市形象。
昆明的城中村改造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如何走出“村城”
城中村改造启动两年来,昆明市始终保持了全市土地和房地产市场供应总量平衡。
要在短短几年时间完成改造任务,昆明市须多措并举,将结合投融资体制改革和城市建设发展的要求,把现行的城中村改造模式同城市道路改扩建、轻轨建设、产业开发与片区改造、滇池治理“四退三还”等结合起来,共同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