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精髓和灵魂,是激发城市活力的源泉。——上海市长韩正
最近几年,上海就城市文化展开了高层次的论坛和研讨。
2004年6月25日,第二届上海世博会国际论坛在巴黎举行,中外专家共话“城市文化”,就21世纪的城市文化多元、21世纪的城市文化融合与通往21世纪的新文化三个专场展开深入研讨。
《世博精神与城市文化》一文说:“上海正在努力塑造城市文化品位,追求兼收并蓄、与时俱进的文化品格,进一步强化文化多元与文化融合。上海的‘水文化’的特色明显,在规划新的文化空间模式时理应体现这一特色;上海开发历史文化资源,有助于全面整合文化遗产;上海曾经推出一大批文化名人,应进一步构筑文化名人高地;上海曾经推出一大批文化精品,应塑造新的富有艺术感染力、历史穿透力的文化品牌。”
随着理论认识的深入,上海一批关于城市文化的工程也相继启动。如上海虹桥功能文化圈、人民广场文化圈、环豫园文化圈、环多伦路文化圈、环汽车城文化圈、环五角场文化圈、环徐家汇文化圈、环朱家角文化圈等城市文化圈都在构建之中。同时,上海也以大手笔、大气魄、大战略精心打造自己的城市“名片”。
——上海将规划建设戏剧大道。上海将把目前戏剧之源最为丰富的延安西路、华山路、安福路这一区域联接起来,建成12个星光璀璨的剧场。在这里不仅能看到位于希腊雅典、建于公元前6世纪的人类第一个剧场,“狄奥尼索斯”废墟,沙士比亚时期的环球剧场,莫斯科艺术剧院,巴黎大歌剧院和悉尼歌剧院,同时还有中国古戏台。创艺、演出、休闲,将构成“戏剧大道”的主体部分。这条大道上,每年1000多场次演出,春、夏、秋、冬轮回上演国内外精品剧,包括主流剧目、商业戏剧、先锋戏剧、学生及儿童戏剧,社区业余戏剧等在内的各种剧目,并推出专题戏剧节,举办国际戏剧节。同时将建立一系列文化艺术创意公司和戏剧文化产业服务中心。初步估计该大道将于2007年底建成,在世博会举办之时成为上海一张标志性的名片。
——上海城市雕塑总体规化开始启动。这次上海城雕总体规划的主题为:艺术文化、历史文脉、民俗生活、国际文化交流四大题材。重点地区的城雕体材定位分别为:黄浦江、苏州河城雕长廊重点体现上海的历史记忆;延安路——世纪大道东西向城雕景观主轴线主要展现当代城市文化;城市副中心及历史文化风貌区反映民俗、人文与生活;在世博会地区建设体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的世博城雕广场;在北外滩、上海南路、浦东国际机场分别建设体现上海海路空门户地区形象的大型雕塑。
——上海着力于创造新的优秀民族文化。近年涌现出了京剧《曹操与杨修》、《贞观盛世》、昆剧《牡丹亭》、《班昭》、淮剧《金龙与蜉蝣》、越剧《红楼梦》、舞剧《闪闪的红星》、《野斑马》等一批代表当代中国表演艺术水平的优秀民族艺术剧目。上海每年举办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电视节。
从以上城市市长对城市文化的诠释,到城市文化论坛及城市文化设施的建设,都说明了上海把城市文化建设提高到了战略的高度,把城市文化发展做为城市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来加以重视。但上海在城市主题文化到底是什么呢?有的提出以水为特色的城市文化,有的提出以世博精神为特色的城市文化,有的提出以海派文化为特色的城市文化。众说纷纭,似乎还没有确定下来。城市主题文化这个问题不首先解决,城市的文化就无法构建,城市的一切建设就难以统筹布局,协调发展。即使做了一些事情,其效果也不会理想。因为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精髓和灵魂,它涉及到城市的经济、文化、旅游、教育、新闻、企业、城市规划、政府职能、市民精神。没有找到城市的精髓和灵魂做统领,城市发展就会象一艘无舵的船,随风飘泊,不知所终,最后必然在城市同质化的大潮中被淹没。
举个例子,城市文化首先在城市建筑中体现的最直接,因为上海这些年城市主题文化没有界定出来,所以上海在建筑文化设计理念上游离了城市灵魂。我们不是曾以浦东的高层建筑群为自豪吗?但新家坡建筑学家一句“不友好”,就把它给否定了。其原因就是因为它脱离了城市建筑的文脉,走的太快、太远,让人们以为它不是上海,而是另一个城市。如果浦东建筑群能从外滩的建筑文脉中吸收一些城市文化元素,浦东的建筑群就会迎来非常友好的赞誉。这是城市没有主题文化的第一个败笔。此外,由于城市没有主题文化,第二个败笔体现上海在城市雕塑上。由于缺乏城市文化主题,使上海目前1034座城市雕塑,优秀作品只占10%,80%的作品水平平庸,并有10%属于劣质作品。所以,挖掘、遴选、界定出城市主题文化,找到城市的文化灵魂,城市发展的轨迹和座标,已成为上海城市发展建设的当务之急。
“现代海派文化”,一个很不错的主题
在《文化自觉与上海文化精神》的文章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二千年历史看西安,一千年历史看北京,一百年历史看上海。若把上海与巴黎、纽约、莫斯科、东京、渥太华、悉尼等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比较,这些文化都市性格鲜明、特色突出,没有人怀疑他们的文化都市地位,与其相比,上海文化尚缺乏一种辉煌气势和大度,缺乏深厚的人文气质,少了一些传统性的凝重。
巴黎、纽约、伦敦、东京、悉尼等城市作为国际大都市都有其不同的个性和魅力,既是不同城市的历史记忆、历史文化的积淀、历史文脉的延续,也是不同城市居民在千百年来的交往实践中所形成的理想、信念、价值观与行为方式在城市文化中的折射和聚焦,又是不同城市居民对自己喜爱的城市生活与文化样式的创造。正是这种历史文化、历史文脉和不同城市的文化样式,才向世界展示出不同城市的文化个性和文化魅力。
上海开埠以来,就一直受西方文化影响,但上海从来没有简单的“西化”,而是融会中西文化,形成独特的“海派文化”。在经济全球化视野下,上海面对第二次西方文化的大规模传播,应以“文化自觉”的精神,融会中西文化,实现“海派文化”的现代转型,即以“现代海派文化”来凸现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的丰富内涵,使上海文化既具有国际化的时代性,又内涵上海自身的独特历史感。我们应该把现代海派文化作为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文化的特色。
笔者很赞同把“现代海派文化”作为上海城市主题文化的观点。但上海“现代海派文化”的精髓和灵魂是什么?“现代海派文化”的特征是什么?这在上海城市文化的讨论中还挖掘的不深,遴选的不清,界定的不准。
笔者认为,“现代海派文化”的内涵,就是海纳百川,集世界文化之大成,世界经典文化城市的概念;“现代海派文化”的特征,就是把世界文化、艺术、建筑精华汇聚于此,形成一个集世界文化、艺术、建筑精华于一身的城市概念。处处体现世界文化、艺术、建筑的博大精深,城市向外展示的都是世界文化、艺术、建筑的经典,形成一个世界文化、艺术、建筑集聚高地、展示高地、传播高地、辐射高地,让世界任何一个人都感受到上海的文化、艺术、建筑都堪称世界一流的印象,给人一个世界文化、艺术、建筑主题公园的感觉。
海派文化在上海三十年代就已经形成,并展现出它的非常魅力和艺术精彩。上海三十年代的外滩建筑、已经获得了世界建筑博览之美称;上海三十年代的电影艺术,已经超过了后来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法国先锋派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水平,也就是说世界先锋派电影和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发源地是上海,而不是后来的法国和意大利;上海三十年代的流行音乐已经成了世界流行音乐的精典,至今在世界流行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旋律之优美,诗意之浪漫,让三十年代世界其它国家的流行音乐望尘莫及,可以说,它已经成了世界流行音乐的瑰宝。所以说上海的海派文化内涵和特征已经非常明显,那就是世界先进文化的代表。可惜因为历史种种原因上海海派文化曾遭到批判和置疑。
现在重新构建“现代海派”城市主题文化,就应与从历史的海派文化轨迹中找到海派文化的文脉和座标去构建“现代海派”城市主题文化。抛开历史海派文化打造“现代海派”城市主题文化,上海的“现代海派”城市主题文化就不会有厚重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就展现不出城市的文化个性和文化魅力
让历史与现代携手,塑造上海城市之魂
构建上海“现代海派”城市主题文化,应当对历史海派文化进行继承和创新。既要发挥民族的精神,又要吸纳世界文化精华;既要珍惜历史文化,又要创造现代文化。做到历史和现代的谐和,文化和艺术的谐和,艺术和建筑的谐和,形成一个从历史到现代,从文化到艺术,从艺术到建筑相统一的现代海派城市主题文化框架。
上海“现代海派”城市主题文化构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从“现代海派”城市主题文化的概念进行城市空间布局。
现在上海正在进行城市文化圈建设,城市雕塑总体规划,城市文化设施建设,而这些城市空间布局都要以现代海派城市主题文化为灵魂,进行统一规划。
——建设以黄浦江水为特色的世界滨水建筑艺术博览长廊。
黄浦江的外滩素有世界建筑博览之美称,它建筑风格之经典,造型之多样,气势之雄浑,都堪称亚洲第一,成为展示上海形象最靓丽的名片,它代表着上海的凝重和大气。可以说,上海外滩是上海建筑的灵魂,最能代表上海的精神和气质。但随着近年来城市现代化建设发展,周边地区突然拔起的现代化大厦使外滩的建筑越来越不对称,越来越显得渺小和零碎,越来越显得可有可无,它的历史厚重感正在消失,它的形象正在开始让位,它的辉煌正在消失。所以为了保护上海的建筑之魂,必须加重它的体积,延伸它的文脉,削弱周边建筑对它的威胁,通过追加世界建筑文化艺术元素的方法使它重新焕发出时代生机,形成世界最具特色的滨水建筑艺术博览长廊。
——在城区内建设具有世界级的文化大道。
上海现在的大道,主题都不明显,缺少文化附加值和艺术魅力。要建造一条以世界名人、中国名人、上海名人为主题的大道,以增加上海的凝重和人文气质;建设一条象巴塞罗纳那样的艺术大道,以吸引世界艺术家的目光和增加城市人气;建造一条像好莱坞那样的星光大道,以展示东方电影名星的风采;建设一条戏剧大道,以此汇聚世界文化精典,展示上海戏剧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这四条大道,上海就弥补了一个尚缺乏的辉煌和大度,增加了丰厚的人文气质和城市凝重。
——建造世界名人十大广场。
上海要构建世界名人高地,首先要吸引世界名人人气。通过广场展示世界名人文化,就是汇世界名人之人气,采世界名人之风采。建造世界政治名人广场、经济名人广场、文学名人广场、绘画名人广场、科学名人广场、教育名人广场、体育名人广场、电影名人广场、音乐名人广场、舞蹈戏剧名人广场。上海有了世界名人十大广场,就等于上海向世界名人敞开了胸怀,一个城市拥有了吸引世界名人的广场,那么这个城市就拥有了世界名人。
——与上海世博园统筹规划,建设一批足以展示世界文化、艺术、建筑成就的城市建筑。
比如,建造世界名人人文景观主题公园,以此向世界集中展示世界名人文化;建造世界文化主题公园,以此向世界集中展示世界文化艺术;建造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以此为世界文化艺术交流提供一个一流的场所;建造世界名人俱乐部,以此为世界名人提供一个一流服务的场所;建造一个世界名人村,以此为世界名人提供一个一流的居住场所;建造一个世界名人主题大酒店,以此为世界名人提供一个一流的下榻场所;建造世界建筑博览主题公园,以此向世界集中展示世界建筑文化艺术;建造世界建筑经典标志性社区,以此让居住的人们体会世界建筑艺术的魅力。通过以上城市硬件设施建设,为世界文化交流,世界名人居住,世界文化展示提供一个一流的环境。
——建造世界文化艺术产业开发区。
世界文化艺术产业开发区是世界文化艺术产业开发基地,它可以把世界一切文化艺术吸引到这里开发,有了世界文化艺术产业开发区,就等于为世界文化艺术开发提供了一个世界级的大平台,上海自然就成了世界文化聚集高地、开发高地、辐射高地。
通过以上现代海派城市主题文化空间布局,一个以黄浦江沿岸水为特色的世界滨水建筑艺术博览长廊就呈现在城市之中;四条以世界名人、世界艺术、世界戏剧、世界名星为主题的大道就呈现在城市之中;十个以世界名人为主题的广场就呈现在城市之中;一大批具有世界水准的主题公园、主题酒店、主题别墅区、主题俱乐部、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就呈现在城市之中;一个世界文化艺术产业开发区就呈现在城市之中;。
第二,打造“现代海派”城市主题文化精品项目。
上海要打造国际化大都市,其文化创作就要同世界文化接轨,要以世界的目光选择创作题材,要敢于大手笔创作,要敢于大手笔市场化运作,只有题材选择的水准高,市场化大运作,文化作品才具有世界性。在电影创作方面要敢于向好莱坞看齐,在戏剧创作方面,要敢于和百老汇看齐,在歌舞剧创作方面要敢于向爱尔兰的舞蹈看齐,直至超过这些城市,只有超过这些城市,上海的文化才具有世界领先地位。
第三,构建上海自己城市的国际组织和国际大会。
上海在举办各种论坛,展会及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电视节的同时,应构建自己城市的国际组织和国际性大会,以此提高上海城市的国际地位。通过打造自己城市的国际组织和国际大会提高城市形象和品牌。世界任何组织和大会都有了。唯独没有世界名人大会组织和举办世界名人大会。上海要构建国际化大都市,就要抓住机遇,构建世界国际名人大会组织,通过世界名人大会组织,把全世界的名人全都吸引到上海来,上海有了世界名人资源,就有了人类一切资源,世界名人文化,就是世界人类先进文化的代表,谁把这笔资源据为己有,谁的城市就拥有了世界名人文化的全部资源。这笔世界名人资源开发,足可以把城市推向国际大都市的前沿,成为引领世界潮流的国际化大都市。使上海成为聚合世界名人文化最高的城市;使上海成为世界人气最旺的城市;使上海成为世界文化品位最高的城市;使上海成为引领世界潮流的城市。
通过以上建设,一个“现代海派”城市主题文化就全方位、多层次的凸现出来,形成了鲜明的城市个性和文化魅力。城市一大批现代海派文化硬件设施建设,一下提高了城市文化功能、艺术功能、经济功能,同时为世界文化交流,文化展示,文化观光,文化创作,文化产业提供了一个世界一流的大环境,这种一流大环境足可以促进上海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同时把城市的文化、艺术、建筑推向了一个世界级展示的大平台,它集中展示出了上海城市的独特魅力和文化精神。婀娜多姿的黄浦江世界滨水建筑艺术博览长廊,把世界所有建筑艺术都融入了黄浦江之中,使上海变得更加妩媚动人;四条文化大道让世界任何一座城市的公共艺术视觉系统都暗然失色,四条文化大道加上现在的浦东世纪大道,把世界五大洲的人脉、文脉都连接起来,五大洲的文化通过这五条大道和上海紧紧地连接在一起;上海十大名人广场,把世界名人的风采集中的一个城市展示出来,同时也说明上海正以宽阔的胸怀拥抱世界名人,上海成了世界名人真正的精神家园。世界名人大会组织的建立和世界名人大会的召开,使上海国际地位骤然提高,使上海成为具有组织世界级大会的权利、地位和能力,上海的领导地位将得到世界的认同。
这样,上海“现代海派”城市主题文化,将以历史性和现代性;世界性和特色性;科学性和人文性;引领性和时尚性;辐射性和聚合性;综合性和多样性;民族性和多元性;有机性和系统性;超前性和智能性;全方位、多层次的展示在世界面前,一个完整的“现代海派”城市主题文化的框架和体系就此构建出来,一个具有唯一性的城市形象就呈现在世界面前,一个具有排它性的城市品牌就呈现在世界面前。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将以“现代海派”城市主题文化,向世界展现出特殊的城市个性和文化魅力。
中国国际城市主题文化设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