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奥克兰“天空塔”、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日本东京塔、中国北京故宫、马来西亚双峰塔……一座座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在当地时间27日20时30分开始准时熄灯一小时,开启今年的“地球一小时”全球接力,以此行动倡导低碳生活,推进低碳城市建设,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
新西兰查塔姆群岛开跑“地球一小时”接力的“第一棒”。查塔姆群岛位于新西兰南岛以东约800公里的太平洋海域,当地时间27日20时30分(北京时间14时45分),查塔姆群岛开始熄灯一小时,岛上顿时暗了不少,一些夜晚作业的船只还熄灭了发动机。
新西兰首都惠灵顿的地标性建筑——议会大厦熄灭灯光。惠灵顿市政府和世界自然基金会新西兰分会当晚在市中心的市民广场举办以环保为主题的音乐会,当地民众陆续赶来,表达他们对节能和环境保护的关注。今年,新西兰大约有47个城镇参与这一活动,这体现出新西兰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倡导节能和低碳生活方式的决心。
在新西兰最大城市奥克兰,328米高的南半球最高建筑“天空塔”、奥克兰博物馆等当地标志性建筑也准时熄灭灯光。
紧随新西兰查塔姆群岛进入“地球一小时”时间的是南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图瓦卢最高海拔仅4米,陆地面积只有26平方公里。受全球气候变化和海平面上升影响,图瓦卢岛面临被大海淹没的威胁。图瓦卢今年首次参加“地球一小时”活动,有关部门于当地时间20时30分开始切断全岛的电力供应一小时。
当地时间27日20时30分(北京时间17时30分),悉尼歌剧院和悉尼港大桥同时熄灭了外景灯饰,原本灯火辉煌的悉尼港湾瞬间变得幽暗起来。随着悉尼歌剧院和悉尼港大桥一起熄灯的还有悉尼市的许多建筑物和百姓家里的照明灯。记者在街头采访时发现,悉尼市中心的多数高楼中的多数电灯都已熄灭,大多数大饭店内也是一片漆黑。“地球一小时”活动的发起人安迪·里德利对记者说,他们仍在努力让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加入到节约能源、减少排放的环保活动中来。
随着地球的转动,“地球一小时”活动继续西行,进入日本和韩国。日本今年首次加入“地球一小时”接力活动。当地时间20时30分(北京时间19时30分),著名地标性建筑——东京塔内所有的灯都被关闭,一些政府大楼、商厦和住宅楼也熄了灯。广岛市政府还熄灭了和平纪念碑的景观照明灯。
韩国首都首尔从当地时间20时30分(北京时间19时30分)起,关闭各标志性建筑照明,首尔市政府大楼及其下属机构所在的建筑物的室内外灯光也在活动期间全部熄灭。由于前一天韩国海军“天安”号警戒艇沉没,多人失踪,市民和游客们同时借该活动点燃蜡烛,为失踪者祈福。
在中国北京,27日20时30分,从古老的故宫博物院到年轻的“鸟巢”和“水立方”,从古典到现代,北京新老地标相继熄灭灯火。在北京奥林匹克中心区,蓝色“水立方”最先熄灭灯光,围绕着“鸟巢”的红色灯光也从上到下逐渐熄灭。“地球一小时”全球推广大使、一个多月前刚刚从美国亚特兰大返回成都的大熊猫“美兰”当晚通过饲养员设计的机关“亲自熄灭”自己圈舍的灯光。在上海、合肥、济南、南昌、成都、哈尔滨、石家庄等城市,众多企业、社区和景观建筑的灯光在活动期间悄然熄灭,以实际行动参与到“地球一小时”公益活动中。人们走出家门,在公园或广场上点亮烛光、放飞孔明灯,感受没有灯光的夜空的魅力,相互传递着环保、节能的生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