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地质科学的支持,只有确切了解城市地区地质环境特征,才能实现对城市土地的合理规划和利用。长期以来,地质科学在城市发展中只是得到了有限的运用,比如地基的测定或者是地下水的勘察等等,地质科学的重心则是放在研究地球形成历史、地壳构造与运动和矿产资源的勘查与开发。20世纪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使人们对城市资源的开发强度大大提高,同时,人们也发现很多城市问题的出现都与城市地质环境有关。例如城市水资源、城市土壤环境、城市交通或者是城市住宅建设等。
所谓城市地质工作,就是围绕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等综合因素,在城市及周围潜在城市化地区,综合考虑各种地质因素,应用现代地学理论、方法、手段,开展全面的综合地质调查和研究,研究其对城市发展所提供的资源所施加的约束条件以及城市发展对其产生的影响,全面调查城市地质结构、地质资源、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服务。
城市地质兴起于二十世纪20、30年代,60年代后获得较大发展。当今世界许多大城市,都在制定发展建设规划时,将城市地质工作纳入其中,甚至放到了重要的基础性地位,比如英国的伦敦、法国巴黎、德国慕尼黑、日本东京等。我国系统的城市地质工作是在80年代开展起来的。为了使地质研究能够结合城市化进程,了解城市规划与地质环境的相互影响,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建设与管理提供了基础数据和可视化的决策平台,中国地质调查局与天津市人民政府合作开展了《天津城市地质调查》项目,是继北京、上海之后,全国率先开展城市地质试点工作的直辖城市,以求解决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环境地质问题,对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天津开展城市规划与地质方面的调查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城市三维地质结构调查。结合天津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一轴两带三区”的市域空间布局结构,以中心城市为重点,以“武清—中心城区—滨海新区核心区”为主轴,以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为主体,开展基岩地质、松散层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调查,解决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的地基选择和布局规划。包括住宅区、交通建设、桥闸涵洞的地基选择和布局规划。评价城市地下空间利用适宜性,为城市向高、大、深方向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为天津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开发利用和重大工程建设提供基础资料。
——地质灾害调查。开展地面沉降、活动断裂及地壳稳定性调查,查明地面沉降、活动断裂等灾害情况,对城市地壳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建立天津市地面沉降预警预报体系,为城市及城市经济群的建设布局和功能区划、重大工程建设与灾害防治等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