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块地就有人抢,开发商圈地又圈疯了。”7月26日苏州今年第4号土地出让公告的拍地现场,相当一部分人这样慨叹。多宗地块掀起一浪高过一浪的竞拍热潮,争夺异常激烈,大多地块成交价比出让底价高出一倍以上。
此次苏州土地公开拍卖会共计出让土地26宗,总占地1957275.02平方米,成交总价达1019240万元,平均涨幅达81.08%,是今年苏州市区历次土地出让中最高的一次。
位于园区的3宗地块遭到开发商的疯抢,苏地2007-B-24号、25号、26号地块的涨幅分别达144.5%、139.0%、140.0%。其中B-24号地块更是吸引了包括建屋、新城、雅戈尔等在内的众多地产大鳄的白热化争夺,最终被招商地产和九龙仓组成的联合体以10.1亿元的高价纳入囊中,成交楼面价达5979元/平方米,未来该项目将成为园区北侧青剑湖板块的中高档住宅区。
而此前同样备受业内关注的苏地2007-B-1号地(原苏纶纺织厂),经67次轮番举牌,被苏州嘉业房地产以16.1亿元取得,涨幅达69.7%。
另一个亮点在于此次出让商用地块的火爆,商业用地占据了总出让土地面积的29%,其中位于吴中区木渎镇竹园路南侧的苏地2007-B-10号最为抢眼,这一17万平方米的地块起拍价4.99亿元,最终被个人以13.6亿元高价拿走,涨幅高达172.2%,是本次参与竞拍的土地中,涨幅最高、总价最高的一宗商业地块。
事实上,苏州商业地块今年以来一直升温。7月20日,位于太湖旅游度假区环太湖大道北侧、渔帆路西侧的商业地块以0.33亿元的起价被一再叫价达80次,最终以1.14亿元的价格被太湖置业所获得,涨幅达到了245%。
近几年苏州商业用地供应一直呈放量态势。仅7月20日和26日两次公开出让,总面积为381万平方米的58宗土地中,商业用地和商住用地占到了61%。2006年商业用地出让也同样高位运行,全年出让总量达到220万平方米之多。
“商业用地的需求已经成为苏州楼市的新热点,可以预见,未来苏州楼市将引发一场商业地产的竞争热潮。”苏州土地储备中心办公室副主任钱新元认为。
显而易见的是,市郊板块是苏州目前土地供应的集中点,同时也是开发商拿地的热点。此次出让的土地,吴中区和相城区的地块数目占2/3,随着土地供应量的逐步增大,这两区域有可能成为下一轮区域开发的重点。而城市边缘地块的推出,确实有利于缓解城区土地供应的压力。
“本次土地出让反映了开发商较高的市场预期,成交价均高于相邻地块目前的市场价格。”苏州市土地资源局局长张文根表示,“而大规模的土地供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苏州用地紧张的局面,今后的土地开发计划将根据市场走势进行调整,不同区域将区别对待。”
在他看来,在苏州园区、高新区市场开发日渐成熟,古城区市场日渐饱和之时,吴中区和相城区的开发建设既能吸取其他区域的开发经验进行合理开发,又能在目前苏州房地产市场结构性矛盾依旧存在的情况下定位于符合市场需求,对这两个区域来讲面临相当大的机遇。
而此次拍地的结果显现出地价的高涨,以吴中区的地块为例,平均楼面价已经达到4200元/平方米,甚至超过目前该区域的房价。业内人士认为,抢地一定程度上是基于上半年楼市红火,开发商追捧心态的真实反映。
据相关部门统计,今年上半年苏州市房价涨幅为5.8%。尤其第二季度以来,苏州房地产市场一片红火,甚至重现排队买房,一房难求的场景,房价也纷纷上扬。“苏州房价几乎全面突破5000元/平方米,下半年中心城区价格将全面达到7000元/平方米以上。”一位业内人士预测说。
事实上,今年年初至今,大多数房地产相对较为活跃的二线城市的土地出让价格出现了剧烈上涨,在新一轮上涨中,苏州地价与房价交错上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今年以来影响房地产的最大变数并不是加息,而是土地出让价格。”正如北师大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担忧的那样,“地价的上涨会反映到房价上,目前的地价水平很大程度上透支了未来的房价,因此2007年大多数城市的房价上涨是土地价格推动的非理性上涨。”
这也使得苏州相关政府部门一直在反思是否地根紧缩并不能抑制房价的涨幅,相反根据市场走势进一步推动土地放量,或许在一定程度上对平抑房价将起到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