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您的位置:首页 >>专题 >>第十七个全国“土地日” >>集约用地 >>
 
一个平原城市的“用地优化学”

时间:2007-07-13  来源:资源网  作者:佚名

 
李铁:被误读的城镇化 2013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2013年4月29-5月5日 张家界城镇体系规划
难题与对策: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长沙天心城市设计
 
分享到: 更多

一个平原城市的“用地优化学”

——看潜江市国土资源局如何在“夹缝”中节约集约用地

这是一片古老又富有灵气的土地。早在公元前535年,东周楚灵王就在这里修筑章华台,首开中国皇家园林宫殿建筑群之先河,被誉为天下第一台
 

    这是一座年轻又充满活力的城市。她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市域总面积2004平方公里,现有耕地1005万亩,人口102万,辖22个区镇场处,境内有全国十大油田之一的江汉油田。凭着独特的区位、资源和市场优势,如今的潜江已成为武汉城市经济圈“18”的重要组成部分。
 

    面对飞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和难得的机遇,潜江人越来越感到了土地的忧虑。统计数据显示,全市人均耕地仅0.98亩,已接近世界粮农组织公布的人均耕地0.8亩的警戒线。残酷的用地现实,让这个如今青春焕发的城市也同时感受到沉重的压力。如何在有限的土地资源和日益增加的建设供地需求之间找到最佳的切合点?潜江市牢牢树立节约集约用地观念,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以实现经济持续发展与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之间的最优配置。
 

    潜江人在艰苦的实践和不断的探求中寻找出路,他们总结出了极富平原特色的用地三法,称之为用地优化学
 

提高门槛法。一马平川的潜江是投资兴业的热土。近几年,许多企业老板看中了潜江这块极具发展潜力的风水宝地,在投资意向中表露出多圈土地、多占好地的想法。为了保护有限的耕地,潜江市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执行,努力控制占用耕地,占用基本农田的一律不批。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常务会和专题会议,明确规定各类建设项目在选址段必须充分征求国土资源部门意见,必须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对4个涉及基本农田的项目责令重新选址,对2个违反规划的建设项目进行了严肃查处。
 

    20046月,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潜江市率先台了《潜江市部分工业企业用地定额标准》,规定凡新上工业项目用地,其平均投资强度不得低于每亩80万元,资金密集性项目不得低于100万元。国家标准出台后,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及时调整,真正实现了用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密度等硬杠杠对工业用地规模进行调控的目的。近年来,通过强化对项目用地定额管理,提高企业的准入门槛,在新增用地规模和速度上加上减压阀,一批低效用地的项目被关在了门外,对金松纱业等投资强度不够的项目责令增加投资额,从每亩60万元增加到了80万元;对江赫医材等部分项目核减了用地面积。以前申请多少批多少的状况再也不复存在了。
 

    “集中归并法。除了和每一个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土地问题一样外,潜江还有其独有的特殊性。潜江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石油地质远景储量2亿多吨;天然气储量9700多亿立方米;岩盐地质储量7900亿吨,是盐都自贡市的30倍。
 

早在50年代初,十万油田人就在这块热土上进行油气开采,到如今已建设成了长达十里的西城区。就像每一个资源型、矿业型的区域一样,在潜江的油田人也面临着资源枯竭的艰难转型。过去,油田还没有社会化之前,油田开发到哪里,住宅就建设到哪里,其结果是仅仅在油田矿区,就形成五七、向阳、广华、王场、红旗、周矶等数个分散的居住区,生产区和住宅区混杂。现在,潜江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配合江汉油田,着重在人口集中、商业发达的五七、向阳、广华等地开辟出三个中心,通过规划和环境再造,吸纳外围居住区向主城区集中,形成了一线串珠的优化格局。
 

    行走在十里油城,在宽敞的街道两旁,一幢幢楼房鳞次栉比,一个个规范化的住宅小区相继建成。在这里,通过先期科学规划和房地产开发,至目前,油城共建成石化、水杉、钻井、建新等18个住宅小区,让3万余户家庭、近10万人在这里安家落户。其中,向阳7号地小区、五七盐化小区被评为全国优秀示范小区;向新、建新等6个小区被评为全省优秀示范小区。目前,油城科技园、世纪园等高标准小区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之中,预计还可以吸纳人口6万多人。腾出的原居住地,一部分通过复垦辟为绿地,一部分成为新项目的落脚地。此举除安置好油城人口外,按照建筑系数、容积率进行比较,可节约用地300多亩。
 

    在集中归并住宅区的同时,江汉油田还与地方政府紧密配合,在节约一寸土一分地的细节上下足工夫。改造钻井泥浆池就是其中一例。在开发的初期,一个钻井场占地面积达5亩农田甚至更多,要知道像这样的钻井场仅仅在广华地区就有400余口。现在油田科技工作者通过攻关,对泥浆池进行全面改造,使一个井场的占地面积平均缩小2亩多一点,有的已经达到了18亩。
 

见缝插针法。建设需要用地,土地从何而来?国务院实行三个暂停后,潜江人明显的感到:建设用地的空间更加狭窄。为此,他们把目光瞄准了征而未用的荒芜闲置土地市场。通过对全市存量土地进行大调查,他们摸清了存量土地的底数,并对其中可以收回和适合开发利用的土地分门别类建立台账。调查结果显示,共有闲置、半闲置以及可利用的存量土地228宗、面积2206亩。调查结果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对清理出来的闲置土地进行勘测定界、弄清权属的基础上,采取现金收购、协议收购、政策储备、依法回收等方式进行了储备。在冻结期间,潜江用这些土地有计划的解决了新上工业项目用地问题。永安药业有限公司是潜江一家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因生产扩规需要,计划在原厂外扩征土地50亩。接到申请后,市国土资源部门向业主推荐使用另一公司已闲置近两年的土地。虽然新厂址离原厂址两公里多远,但是企业也乐意接受。据统计,2004年以来,潜江市共利用闲置土地安排项目用地24宗,面积达326亩。
 

    在向闲置土地挖潜的同时,更注重对全市范围内的四荒地、闲散地、废弃地进行有计划的开发复垦,对零散村落、空心村进行有步骤、有措施的迁村腾地,不断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为全市经济建设提供可靠的用地支持。近年来,全市通过省验收的复垦面积达3002.25亩,其中耕地占补挂钩落实耕地1800亩,新增耕地2339.7亩。几年中,潜江先后开展了杨市蔡湖窑场复垦、园林办事处和工农村迁村腾地、徐李土地整理、浩口老西荆河复垦整理、高石碑砖瓦厂及张新民垸土地整理等大型项目。仅在月波村,通过复垦整理后就可净增耕地面积511.05亩。工农村迁村腾地不但净增耕地300余亩,而且基本形成了村庄城市化、农田棋盘化、道路绿荫化、渠道暗流化的新农村格局。
 

    在潜江国土资源部门,提到节约集约用地,常常听到这样一串串耳熟能详的词语:定额管理、盘活存量、集中归并、引资联姻、共建共有、市场整合……这一切的背后,是潜江人用聪明和智慧,不断精打细算土地优化账的结果。


(
湖北省潜江市国土资源局)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更多关于 一个平原城市的“用地优化学” 的资料
 
热点专题

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道

进行中的“京津冀一体化

智能交通让城市发展更美

楼房坍塌,“快餐式建筑
行业人物.
学术论文
电子图纸
工程案例
丹佛艺术博物馆住宅
The Museum Residences是由美国著名建筑师Daniel Libeskind设计的。… [详情]
软件下载
考试信息
规划论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指定合作网站   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官方网站
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CSUS)  承办: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Add to Google
Copyright ©2007-2009 CITYUP.ORG.All Rights Reserved.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附楼312室(100835)
联系信箱:cityupcityup.org  传真电话:010-88585380
服务热线:010-88585610/11/12转803  QQ:325178919  325178913
版权所有: 都市世界-城市规划与交通网
京ICP备12048982号-3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0994号
关闭欢迎关注都市世界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