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美国著名建筑杂志《EVOLO》公布了2012年度全球摩天大楼设计大赛的获奖名单,前三名被两岸的中国人包揽。同时,这也是中国人第一次夺得该项业界久负盛名的世界性大赛的冠军。
而在冠军的背后,是近年来中国摩天大楼的高速发展。已建成的世界十大高楼中,中国就占了六座。正在兴建的中国第二、世界第三高楼武汉绿地中心尽管已高达606米,但仍计划更改规划进行拔高,冲击中国第一高楼。而已经列入规划的青岛777大厦则高达700米,如果建成则毫无争议地成为中国第一高楼。
如今和迪拜一样,中国早已成为世界建筑师最向往的地方。由于高昂的建设成本以及建成后可能带来的各种问题,摩天大楼并非理想的建筑形式。但在经济和政治的双重作用下,中国高耸的雄心不可抑制。
摩天奖,看东方
“这是中国参赛者第一次获一等奖。”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的一间会议室里,副教授陆诗亮谈起他所指导的团队所获的大奖,依然兴奋不已。
陆 诗 亮 介 绍 说 ,《EVOLO》主办的全球摩天大楼设计大赛是国际建筑设计界的顶尖大奖之一,“之前中国参赛者的最好成绩就是佳作奖,没想到这次前三名都被两岸的中国人包揽了。”
作为高水平、国际性设计竞赛,全球摩天大楼设计大赛每年都会吸引各国建筑师及著名设计机构参赛,最终会产生一、二、三等奖各1个和佳作奖22个。
此次获得一等奖的作品名为“喜马拉雅水塔”。这个作品是在陆诗亮的指导下,由大四学生郑植、赵洪川、宋冬白三人共同设计完成。“这是我们第一次参加比赛,没想到就获奖了,刚得知这个消息时,我还不相信。”郑植说。
“我们设计的其实是个摩天大楼样式的水塔,这可能和很多人印象中的摩天大楼不太一样。”陆诗亮告诉记者,“喜马拉雅水塔”非常高,高度应该在800米以上。水塔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上部下部之间的温差,对它作为储水和调水装置的功能至关重要。“喜马拉雅水塔”上部是4个柱形结构,用于储存冰;下部是符合力学结构的中空的碳纤维柱,既起支持作用,又用来储存水;塔中部位于雪线即零度等温线的海拔高度,冰与水的转化就在这里进行。
陆诗亮表示,这个比赛看重的是理念,“其实我们就是想用这样一种方式来唤起人们对西藏冰川现状的关注,提醒人们珍惜水资源。”
这样前卫的理念,如果放到几年前,学生们想都不敢想,更别说设计出来了。“这可能跟中国建筑业这些年的大发展有关系。”陆诗亮告诉记者,在建筑师的眼中,世界上有两个地方是他们梦想的地方,一个是迪拜,另一个就是中国。
“就拿摩天大楼来说,欧美许多优秀的建筑师可能一生也参与不了几个世界级高度的。而在中国,可能一两年就可以参与一个。”陆诗亮笑言,“全世界最优秀的建筑师都跑到中国来了。”
十年前,陆诗亮还在哈工大 读 书 , 那 个 时 候 像《EVOLO》这样的奖对于他们而言,就像神话一样。“那个时候我们学校有个学生获了一个日本的奖,在学校就成了轰动性的新闻,而现在,恐怕有些日本的比赛我们未必参加。”
“像这个《EVOLO》的世界摩天大楼设计大赛,之前的奖项基本是被西方人垄断,可能过不了多久,世界就要把目光投向东方了。”陆诗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