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种怪建筑不断出现
设计者多为国际建筑大师
“怪”建筑的深意与联想
大裤衩、小蛮腰、大秋裤、比基尼、大铁环……数一数中国最近几年出现的一些“地标性”建筑,我们会发现它们屁股后面跟着一大串的外号,从而成了“怪建筑”。这些外号背后,反映出的则是人们对于这些建筑的无法理解。是人们的建筑审美能力匮乏,还是建筑美学太高深?在国内建筑师的眼中,这些外观怪异的建筑,又有着怎样的含义?记者就此采访了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的金文妍老师和中国建筑学会资深会员、前山大建筑系主任黄绳教授,请他们谈谈这些建筑的“魅力”。
怪建筑背后的名家雷姆・库哈斯,1944年出生于荷兰鹿特丹,幼年在印度尼西亚度过,后移居阿姆斯特丹。这位曾做过记者的建筑设计师,在做记者时并未能获得普利策新闻奖(新闻界最著名的奖项),但是改行做了建筑师之后,却意外的获得了普利茨建筑奖(世界建筑行业最著名奖项),也正是这位著名的设计师,设计了后来被网友们调侃成“大裤衩”的新央视大楼。
而有趣的是,与大裤衩齐名的“小蛮腰”(广州新电视塔)的设计者也是荷兰人,是马克・海默尔和他的妻子芭芭拉・库伊特,这对荷兰夫妇是信基建筑事务所(简称IBA)的创始人,曾有参与设计过多个国家知名建筑的从业经历,是目前世界建筑行业内的知名人物。
被称为“大秋裤”的苏州“东方之门”的总设计师则是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汪大绥,而其合作伙伴则是曾参与过北京奥运会“水立方”场馆建设的英国 RMJM建筑设计公司。汪大绥本人在建筑界则被人称为“东邪”,因设计风格独特,敢于突破而闻名,也正是他设计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
中国国家大剧院被网友们一度调侃为“巨蛋”,而这颗巨蛋的设计者则是法国著名设计大师保罗・安德鲁,他曾参与过日本大阪海洋博物馆、英法海底隧道法方终点站、中国广州新体育馆、印尼雅加达机场、埃及开罗机场。
……
毫无疑问,这些怪建筑的设计者们,都是在国际上赫赫有名的建筑设计大师,其中更是不乏普利茨建筑奖获得者,但是他们在国内的设计作品,却大多招来网友的批评与调侃。究竟是国人审美观念落后,还是其作品本身的设计就存在问题?
再论大裤衩
如果要说最近几年哪一个怪建筑最能引发人们的争议,恐怕非库哈斯所设计的“大裤衩”莫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