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饮用安全原则――
生活饮用水必须满足三项基本要求
生活饮用水应保证人群终身饮用安全,并应以此为原则确定水质指标限值。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定义,所谓“终身”是以人均寿命70岁为基数,以每天每人摄入2升水计算。所谓“安全”是指终身饮用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新标准中明确规定,生活饮用水必须满足以下三项基本要求:保证流行病学安全,即要求生活饮用水中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应防止介水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水中所含化学物质和放射性物质不得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不得产生急性或慢性中毒及潜在的远期危害(致癌、致畸、致突变);生活饮用水必须确保感官性状良好,能被饮用者接受。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人类疾病80%与水有关,水质不良可引起多种疾病。
饮水消毒是确保微生物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目前,我国氯液虽然是主要的消毒剂,但氯氨、臭氧、二氧化碳的功能消毒剂也有应用。因此,新标准中消毒剂由1项增至4项。
为了防止饮水在管道输送时被再次污染,新标准要求在饮水出厂时保留一定的消毒剂余量,使之在饮用水出厂时和到达用户取水点之间仍保有一定的消毒能力。但消毒剂是化学物质,在消毒过程中会产生相应的消毒副产物。因此,新标准还扩充了对氯仿、溴酸盐等消毒副产物的卫生要求。
新标准中将水质指标分为常规指标与非常规指标两类。所谓“常规指标”是指能反映生活饮用水水质基本状况的水质指标;“非常规指标”是指相对局限存在于某地区或者不经常被检出的指标项目,可根据具体情况,降低检测频率和有选择地进行检测。这种将水质指标分类的方法是从我国经济条件出发的。
在106项指标中,42项常规指标,属水质监测有普遍意义的项目;64项非常规指标,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实施项目和日期,但最迟于2012年7月1日必须实施。
软水、硬水和酸碱度――
PH值对人体健康没有太大的直接影响
专家认为:硬水、软水和酸碱度PH值对于饮用水安全并不重要。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水中碳酸钙含量超过500毫克/升为硬水。硬水对人体健康在一定范围内不会有什么影响,只不过水硬了口感不太好,喝得不太舒服,还有开水壶容易结垢,有些人不太习惯。对于这个指标,各个国家规定都不一样。比如美国,他们把这类指标作为非强制指标来处理。我国的硬度标准是450毫克/升,是强制性标准,这个浓度对于一般饮用者来讲都是可以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