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邝锦洪说:“我们这里种稻是一年两熟的,再过10天就该插秧了,地都松好了,现在水渠污染成这样子,谁还敢下秧苗!下的秧苗要是浇了水渠水,必死无疑。我们村又只有这条渠,我们可该怎么办呀!”
村民邝耀明更惨,他说:“花生还没有来得及收成就全完蛋了!”他是登塘村四组村民,1.5亩花生全部遭受油污。记者在他的花生地看到,靠近水渠的地方,油污积水深达4厘米。他拔起花生苗给记者看,掰开花生壳,花生仁还不到正常大小的一半。“上游工厂排放污水不是一两次了,本指望今年还小有收成,这样一来算是白干了!”邝耀明愤愤地说。
村民邝耀全说,登塘村灌溉渠有四五公里长,成渠于上世纪50年代,水源来自钟落潭镇白汾水库,沿途经过钟落潭镇红卫村、登塘村,灌溉红卫村、登塘村的四五千亩农田,近年来,沿渠开设了三四家照明电器厂和鞋厂,渠水从上游到下游,由清变浊。
“这几年,我们种的蔬菜都有点机油味,煲汤时蔬菜叶子就是煲不烂。以前大米很好吃,现在蒸出的米饭黑糊糊的,不敢下嘴。”村民邝锦耀说,“蔬菜根上都被油污了,同样的蔬菜,人家卖1元,我们的卖6角都没人要。”
邝锡林说:“我的田,一级水田啊!以前没受污染时,一亩一年收成1200多斤米;油污后年年见少,现在一年有400斤算不错了!”
厂方承认工人操作不慎导致漏油
接到村民反映后,登塘村村委会紧急找到向灌溉渠排污的“广州市新一方实业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一家生产灯饰的私人企业。
来到“新一方”公司的排污口,只见从该厂排污口以下,水渠里依然漂浮着油污。沿着水渠向下游走,油污越来越严重,几乎覆盖了整个水面。邝锐文说,登塘村的2000多亩农田都是靠这条灌溉渠灌溉的,但从上游到下游新开设了三四家灯饰厂、鞋厂、电器厂,每家的排污口都对着这条渠,一点污水处理都没有。
登塘村委协商“污染事件”的“新一方”公司的余厂长。余厂长承认了工厂不慎漏油污染村民农田一事,他说,“新一方”是生产玻璃灯泡的电器照明企业,耗重油量很大,前天中午12时许,因为工人操作失当,造成50公斤重油泄漏,直排到登塘村灌溉渠;当时上游水库正在放水供下游村民灌田,引起大面积农田污染。
他还表示,公司在那里开办四五年了,这是第一次发生漏油事故,公司老板正在从外边紧急赶回,尽量妥善处理赔款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