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争建“中国第一高”,专家担忧“大厦建成,经济衰退”的“百年病态关联”在金融危机下要一语成谶
11月29日清晨,总高度达632米的“上海中心”大厦正式破土动工,总投资额预估高达148亿元人民币,建成后将有望成为新的“中国第一高”。仅一天后,11月30日下午,还是因为高楼,国人神经再次被牵动:上海昆明路江浦路口在建的尚凯商务大厦突然起火,因楼层太高,消防水枪无法控制高层火势。
两条新闻对比,生动映照出高楼生态喜忧两面。
经历30年改革开放的中国,经济实力的迅速提升,城市荣誉感也在“膨胀”,每个城市都在用高楼为自己争一席之地,高楼似乎也被赋予代言所在城市经济奇迹的“标识功能”。人们不禁要问:“第一高”真的那么重要?摩天楼不可逆转地竞赛,从建筑科技的角度来看,人类确实前进了一大步,但对高楼带来的具体效应,应有哪些科学、严谨的论证呢?
广州到底有多高
卡车司机朱士勇三天没睡好觉了。太累了!三天,从无锡到广州,每周他都要这样两地往返,运送一种特殊钢材。这些钢柱子,支撑起现实广州新地标——广州新电视塔,也支撑起广州这座城市企盼已久的“高度梦想”。
8月28日,新电视塔454米高的内圈封顶时,多家媒体不约而同地打出“世界第一高塔”的字眼。其后,“世界第一”被尴尬地证实为误传,但610米的目标高度足以成就当下“中国第一高塔”。
新电视塔对面,珠江另一边,是另一个高度竞赛,另一场荣耀。珠江西塔工地的木工老刘说,每天上去干活“都要坐10多分钟的电梯”。在老刘们的敲敲打打下,西塔现已明显超越周围的建筑。
这座在建的广州第一高楼、全国第二高楼,位于广州新城市中心的中轴线上。60亿的总造价、432米的建筑高度,使它在设计之初,便注定成为了未来广州最重要的地标性建筑。
全国各地的第一高
1937年竣工的爱群大厦,15层、64米高,成为上世纪30年代广州最高的建筑。时过境迁,广州的超高层建筑早已遮天蔽日。仅在广州CBD中心珠江新城内,200米以上的高楼按规划就有18栋。
这种高空低氧的集群狂欢,在中国其他城市同样蔓延着,一场高楼暗战在张扬地铺陈。
10月29日,重庆媒体报道,投资80亿元建设的重庆超高建筑群“嘉陵帆影·国际经贸中心”破土动工。其塔楼高度将超过455米,可达楼面高度甚至超过台北101大楼,稳坐西部第一高楼的宝座!
“东北第一高”、“华中第一高”、“中原第一高”、“西南第一高”、“华北第一高”等建筑名词也开始陆续闪现在各大媒体的报道中。
在小陆家嘴地区,8月30日,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如期开门迎客。101层、492米的身段让它虽处高楼环绕之中,照样显得鹤立鸡群。当然,它现在还拥有已建成的“上海第一高度”头衔,但是这一头衔的“租期”已经确定了。
因为“上海中心”来了。
主楼设计为127层,结构高度为565.5米,总高为632米的上海中心大厦有望于2013年竣工。建成后,它当之无愧地成为未来的中国第一高楼。
在这个名利场里,荣耀如烟云,你算准自己的高度,算不准别人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