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北京堵车:不是车太多也不是路不够

  段里仁教授是公安部、建设部“畅通工程”专家组成员,被公认为国内研究城市交通管理方面的权威专家,至今已研究了30多年的交通问题。 现在不少人对北京机动车的增长速度忧心忡忡,认为车辆高速增长必然会使交通拥堵状况加剧。段里仁认为,车辆的增多与城市发展和经济的发展程度密不可分 ……[详细]

more>>原因分析

道路规划设计不合理

 北京缺乏南北向的城区主干道。东西有二环、平安大街、两广路 ……[详细]

交通标线不够人性化

 北苑路,双向各3车道,宽度足够。走过的驾驶员会发现,这3条车道 ……[详细]

立交桥建设实用性差

 西直门、航天桥、四惠桥、天宁寺桥等等,我想不用我细说,大家 ……[详细]

公交车站设置不合理

 公交车站的不合理设置导致大堵车。公交车站的设置问题和公交车左 ……[详细]

more>>五大对策

增加道路资源供应量

  关于增加道路面积与改善道路布局。北京市二环路以内的面积仅占市区总面积的6%……[详细]

千方百计地降低对于道路资源的需求

  首先,控制汽车拥有量和上路量。主要包括:控制小轿车拥有量。……[详细]

实行“错时上班制”错开上下班时间

  这是从源头上解决交通拥堵的关键性举措。此举并不需要任何经济投入。……[详细]

减少经常坐班人数

  除了那些不到单位即无法工作的单位和岗位之外,其余的每周可仅规定l一2天为集中……[详细]

交通辩题

城市交通问题主要是设施问题or管理问题?

  社会经济学家认为,考察一个城市发展的前景和发展的空间,有两个重要的考察方向:一个是这个城市的人文背景;再一个就是它的交通设施.因此,每一个城市都把发展交通设施作为重中之重.比如说我们看到了北京的二环、三环、四环和正在发展规划的五环;上海已经形成了“森”字的立体交通网和马上要修建的轻轨铁路.但是,同时我们还看到,在日益完善交通设施的今天,城市的交通拥堵现象依然像我们城市血脉的栓塞一样,阻碍若我的生活,甚至有识之士还提出:我们更应该把目光和精力投注到交通管理水平的提高上 ……[我的观点]

more>>国外经验

more>>治理措施

发展新一代智能交通缓解压力

  如何有效缓解北京交通压力是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市人大代表、副市长黄卫……[详细]

“公交优先”“区域差别”提高交通者素养

  目前,北京的轨道运营里程不过200公里。“交通结构极其不合理。”……[详细]

北京拟建环京高速大外环 以此疏散交通压力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举行。北京市发改委主任张工总结了去年的发展改革工作……[详细]

延伸“主动脉” 改善“微循环”

  “交通拥堵跟我们对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律性认识不够也有关系。”刘小明说……[详细]

more>>百姓身边

北京的堵车之亲身经历

 冬风,在又一次暖冬中仅仅吹了几下就歇了,甚至小草都没有因为这样的寒冷而畏手畏脚,大肆的用自己的黄色外套来嘲笑着冬天。这样的冬已经不是我自小经历的冬了,但是我还是个怕冷的人,所以买了车,白色的CRV。 ……[详细]

六环路遭遇堵车的经历

  周末,天已全黑。我们一家开车去昌平玩完回来,本想躲开堵车的八高,就上了北六环,想转到京承高速回家。上了北六环,开着那个爽,一路没车,可是,开了也就10分钟,估摸着离京承高速出口……[详细]

解决拥堵 全民行动

解决交通拥堵 全民总动员

  “中午12时,马路上一辆车也没有,您在斑马线前还能自觉遵守红灯吗?”首都文明办副主任郑默杰昨天提出的这个问题,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得到市民的肯定回答。本市计划在下周启动“过路要看红绿灯、开车礼让斑马线”交通文明全民行动,未来5个月将以交通文明为重点,进一步培养市民的礼让与秩序意识。目前,本市各道路交叉口的车辆、行人有95%以上能自觉遵守交通法规。首都文明办副主任郑默杰表示,开展交通文明全民行动,要是为了强化市民礼让意识。本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300万辆,每天乘公共交通出行的市民就达1300多万人次,以交通文明为载体,可以使文明意识培养活动的开展更加广泛深入。交通文明全民行动中,各区县将分别推荐一个交通秩序优良的“示范路口”,设置交通礼让的活动标识,成为过路要看红绿灯、开车礼让斑马线”交通文明全民行动的重点活动示范点。首都文明办将委托专业的中介调查机构,对市民在交通路口的守法率、交通法规知晓率、交通法规知晓率、宣传氛围、志愿引导服务和交警执法等五个方面进行定时监测,并适时发布路口交通文明指数 ……[详细]

专题满意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