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郑州市房管局局长王广国、郑州市房管局副局长李保华等向公众详解《关于促进房地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空置房,“救市”政策第五条说,政府将出钱买下空置房中的一部分,补贴给需要的低收入人群。(2008年10月26日《新京报》
日前,有关全国18个地方城市出台房地产“救市”政策以及有关国家将为房地产宏调政策松绑的消息甚嚣尘上,引起强烈反响,一著名门户网站的调查显示,九成多的网友反对房地产救市。在现如今公众一致反对“救市”的大环境下,郑州市政府毅然做出决定,购买市场上符合条件的已建成或在建普通商品房,作为拆迁安置房、限价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房源。这一决策乍一看上去“很美”,因为它穿着“拆迁安置房、限价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的美丽外衣,但这一决策的实质则为用纳税人的钱买房地产开发商的高价房,以维持当前的高房价,这种暗渡陈仓的作法实在令人不齿。
“居者有其屋”,这是无数普通老百姓的梦想,然而这么多年来,房价一路高歌,中国的房价超过了西方发达国家,而我们的收入又远远比不上别人,众多老百姓只能望楼兴叹。然而正当老百姓希望继续用观望的“最后一根稻草”“击垮”地产大亨的“坚强”时,对尚未有明确走向的楼市,各地政府急忙给其打上“强心剂”:降税、加大公积金使用额度、放开房货限制、补贴甚至象郑州市政府这样,直接花纳税人的钱把开发商的高价房买下,以达到“救市”目的。
历经多年的“黄金期”,开发商和地方政府在暴利的盛宴中开怀畅饮乐不思蜀,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已然是个大问题,房价的回归也到了关键时候,这不仅有利于买不起房的老百姓,同时也有利于开发商,因为如果人为的救市只会使我国房地产市场错过一次难得的调整机会,导致房价中的泡沫越积越多,从而埋下更可怕的隐患。
然而,因为受到眼前的利益驱动,开发商和一些地方政府既违背民意,又违背市场规律,既违背心为人民所想,更违背权为人民所用的情况下,对楼市大张旗鼓地进行干预,政府和地产大亨们如此意气相投的意图很明显:都在维护自身的利益。统计表明,在整个房地产的建设、交易过程中,政府的税、费占到了房地产价格的30%至40%。如果再加上占房地产价格20%至40%的土地费用,地方政府在房地产上的收入将近占到整个房地产价格的50%至80%。如此高的预期收益和与之不对称的成本付出,是地方政府与房地产集团越走越近。除了相对公开和透明的税、费,还有许多不公开的“公关”费用。房地产行业成了商业贿赂的重灾区,据报道,开发商的“公关”成本占到楼盘总成本的3%到5%或更高,而这些成本最终都将被转嫁到买房人手中,推动房价的上涨。
为了自己的利益郑州政府不但没有努力使本市的房价降下来,而且还花纳税人的钱买下开发商的高价房,这种以解决需要房子的低收入人群为幌子来维持目前高房价的作法,只会让自己推站到人民的对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