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啸”是令每一个关心经济的人感到恐惧的词,它现在已经变成了现实并导演了全球股市十月份历史性的暴跌行情,并且引发了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全面救市行为。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政府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出台了一系列的救市政策。
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还是有不同的,我们有宏观调控,有二元经济结构,有城乡差别,我们的金融体系也没有创造出那么多衍生工具,我们的股市已经在海啸之间坍塌了,海啸来时面对的已经是一片废墟。我们的经济已经在人民币升值和金融动荡中开始了增速下降的趋势,面对“金融海啸”,我们到底会有什么样的表现,谁也说不准,所以A股才在救市声中继续下跌。
有些人一直反对救市,有些人则否定救市与房地产有什么关系。其实不必讳言,救市虽非直接救开发商,但救中国经济就是救房地产市场,就是救开发商。救中国楼市也能救中国经济,这一点不得不承认。为什么呢?
中国式救市的着力点目前与楼市有关的不少,力度如果放在往年必然引发房价大涨,但现在并非如此,原因在于目前的措施只是用来抵消不利影响依然不足以得手,扭转趋势更谈不上。中国经济是出口依赖型经济,这是政府救市承认的第一个现实。由于是出口依赖型经济,所以当外部经济环境发生巨变时,我们受到的影响是直接并迅速的。后果也将是极其严重的,所以我们的经济体很难承受如此巨大的外部变化,金融海啸在我们这边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目前看来相当严重。
政府救市承认的第二个现实就是:我们的经济是低水平的高速发展。不要沉醉”世界工厂”之类的称谓,那不是什么表扬,只能说明你在产业链中的地位。搞实体经济的人都知道,现在最低端、劳动附加值最低、利润最小的就是加工企业。如果我们摆脱不了这种处于产业链最底端的经济地位,中国经济就只能依赖我要说的第一个现实:大量出口低附加值的产品和第三个现实:投资推动型经济发展和消费不振。
这次政府救市除了救房地产市场外还有一个举措就是投巨资修铁路,据说有二万亿之巨。这是什么?这就是投资推动,是固定资产投资,是基础设施投资,这种投入能够带动经济增长是多年来屡试不爽的方法。有些专家说我们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拉动内需,增加消费。大许这些人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徒,与社会接触得太少吧。消费不行,投资也就成了内需的一个主要方向。但单靠一个铁路还不够,所以房地产才会再次被想起,做为救经济的一味良药从几年来承受无数恶名的替罪羊境地中被稍稍放松了一点儿,大概属于假释吧。
地产神仙派的好友陈雪根的文章中说政府救市揭露了三个不成为秘密的秘密。我认为,无论秘密也好,现实也罢,其实都是当前中国经济存在的诸多问题之一,这些问题要想依靠几年的宏观调控或者其他的行政手段在短期内解决基本上是妄想。所以面对“金融海啸”还是先想办法活下来吧,救楼市是一招,只不过这一招下来杀敌三千,自损八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