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的下滑已经是在所难免的,目前的下跌虽然对于购房者的心理预期还是有相应的差距,让众多的急需购房者失望,但是在合理的市场体制下,合理的下跌空间对我们的稳定市场是利大于弊的。
政府宏观调控显现让房价趋缓
如今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和近几年的火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近几年地价开始不断上涨,房价同时相应上涨,这种现象在2007年表现得尤为突出。政府采取了很多宏观调控措施,例如:加大供给放松地根、银根,但这并没有稳住房价,而是导致房价大幅度飙升,与调控预期相违背。之后又采取了抑制需求的办法,如央行提高购买非首套住房的贷款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抑制住房需求增长。这些政策虽然在一定的时间内效果并不明显,有些开发商甚至叫嚣认为房价只会越调越高。而现在的房地产市场开始的下滑是前期宏观调控的显现,还是市场调整的正常反应呢?
刘光宇解释道:“我认为政府的宏观调控还是有效的。虽然可能现在说房价进入下跌期还有点为时过早,但是从成交量上可以看出过去高房价高暴利的时代已经面临结束。因为政府的宏观调控效果有一定的滞后性,宏观就是为了要兼顾统筹、顾全大局。所以不可能从微观上指手划脚,这显然是不符合市场规律的。唯一的一个误区就是一些地方政府部门认为房价绝不能下降。我非常不赞同这种观点,死守‘经营土地’的观念必须改变,要寻找其他的经济增长点。房地产保值增值性不代表房价不能下降。这个是根本上的问题,如果能认识到这个问题,所有的宏观调控政策会更有力度和效果。”
美国金融风暴,提醒中国地产泡沫
今年美国的次级债引发了新一轮的金融危机,对世界范围各国的经济都产生威胁。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黯然申请破产,这一天也引发了世界股市的抛售风潮,更由此触动了全球金融市场体系。有媒体称,源自美国的金融危机,已演变成为波及全球的金融大海啸。在国际金融市场狼烟一片的时候,中国的房地产业无疑也感受到10年来真正意义上的大震荡。
前几年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一片繁荣,房地产业迅猛发展,但是在极盛的背后隐藏的“泡沫”成分并不少,在美国这样金融市场发展多年,看似稳定的背后依然爆发了如此大的危机,我们不能不为我们的地产市场中的泡沫担忧。
“快速上涨的房价或房地产泡沫是不可能持续的,当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所有的问题都会暴露无遗。”易宪容说,“这次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源就是‘9·11’以来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在次贷危机爆发的前5年,美国不少地方的房地产价格都上涨一倍以上。这种房地产市场泡沫当然带来在纳斯达克股市泡沫及‘9·11’之后美国经济繁荣,金融市场的旺盛以及各行各业的利润水平大增。在当前的金融风暴中,中国央行能够及时调整货币政策,这一举动是应该肯定的。它不仅减弱了美国金融风暴对中国脆弱的股市的冲击,而且表明,央行看到了当前中国经济存在下行风险,在维护国内经济稳定、提振股市信心及应对国内房地产市场泡沫方面用心良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