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尽管看起来可能有些矛盾,但是各有各的道理。
陈淮:对,刚才说的最快的事情上,一个是宏观调控本来就是一个短期总量平衡关系的调整政策,在短期内,供大于求了,就需要增加需求来平衡大的供给,这个时候我们正好社会又处在一个信息不足的情况下,就是政府带头投资,不管是用政府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还是其他的政策,比如说贴息,鼓励固定资产大规模更新,政府投资也是多种多样的,一种是和经济增长没有直接关系的,比如说全民医保这种公共产品。
一种是和经济增长直接有关的,直接有关的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除了政府,别人不干,因为不赚钱,比如说修路这种设施,恐怕就得是政府。
主持人:短期内看不到明显效益。
陈淮:长期内也不是靠路本身收费赚钱的。
主持人:刚才做的数据的比较,里面有一位采访的人士说,通过1元的投入可以拉动GDP5.7元的汇报,如果真能达到这样一个数字比较的话,还能说它的投入没有效率吗?
陈淮:我不知道这位专家的算法是谁和谁来比较的,我们实实在在考察过,比如巴黎的地铁,你要指望卖车票,把地铁的投资费用赚回来是绝对不可能的,但是它可以通过刚才咱们说的,中国正在大力发展客货分离的快运专列线,也就是我们说的快速轨道交通系统,那么土地的升值、经济区域内部的效益提高,以及由于经济规模扩大带来的税收增长和就业增长,从政府和社会整体,都得到了非常大的好处。我们现在的两万多亿的轨道交通投资,实际上还远不止这个规模,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城市内部,北京修了这么多地铁轻轨,这是以地方政府为主的,不包含在这两万亿中。
这两万亿主要解决第二和第三个层次,第二个层次是区域内的铁道交通网,比如北京到石家庄和京津冀,或者是上海长三角之间或者珠三角内部。第三是大经济区域之间的快速轨道交通网或者客运专线,比如说京沪高铁,将来长三角和珠三角、华北和东北,肯定也有快速轨道交通线,这种快速轨道交通线的开通,就使我们原来一个个分割的区域的生产能力和资源更高效地利用起来,更优化地配置起来。
主持人:在您看来,加大政府投资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同时必须要思考怎么更好地提高效率。对于目前这场金融危机,很多人最想得到的是他对我们国家到底有多大影响,这个影响又体现在哪些方面,我们现在就来现场连线上海东方卫视的演播室,请主持人阎华给我们介绍一下现在上海市在全球金融风暴之下的情况。阎华你好。
阎华:好的,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