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星海:这个房地产市场,大家经常跟去年的情况比,去年上海的房地产情况非常好,今年相对去年比就下降了很多,大家也意识到,去年的状态是一种非正常的状态,今年更多的是回归到对房地产的实质性的自住的需求,当然就下降了一些。
房地产是我们国家拉动经济需求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在目前这种时候,我觉得应该适当地启动一下投资性的房地产需求。这里有两件事情,从上海来看我们可以做,一方面是减少各种各样的税费,就是你提到的昨天公布的政策当中,比如说把买房子的契税从3%降到1%,原先有5%的营业税,两年之后卖了的话,把营业税完全取消,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措施,看一段时间,这方面的措施还可以进一步推出。
另外一方面,怎么样吸引一些国外的需求到上海来,因为上海这个地方有一些比较高档的住宅和商用楼。前一阵我们国家因为房子,更多的外资流入中国,这方面卡得比较严,现在根据新的情况,我建议是不是可以放松对外资购买国内的住宅和商用房地产的限制,进一步拉动上海和其他的一些发达城市在这方面的一些需求。
主持人:谢谢方博士从上海给我们发回的分析。刚才您也看到了这个新闻,中研出了一个报告,说未来几年,房价有可能会下跌10%,有的地方会下跌30%,您是否赞成这样一个观点?
陈淮:我们的金融专家应该知道,第一个,我们别自己吓唬自己,同样的金融危机,美国什么症状不一定中国什么症状,美国的问题是它欠别人的钱太多,政府、企业和个人消费者,中国的问题是别人欠我们的钱太多,我们持有的美国国债、两房债券以及我们不断膨胀的出口产业的应收账款。面对风险,务必弄明白,美国是欠别人钱太多的风险,中国是别人欠我们钱太多的风险。
第二个,也别把当前中国房地产面临的问题估计过大,我给你打一个比方,有一个大家子兄弟很多个,老大一年前买了股票了,老二买了基金了,老三买了黄金了,老四买了美元了,老五买了QDII了,老六炒期货了,老七干脆存了一批石油,老八买了房子,一年过去到现在,这八个兄弟中谁是最幸运的。
主持人:应该还是买房的这个相对幸运一些。
陈淮:所以我们不要把这个市场中的情况说得那么岌岌可危,但是它的的确确最稳定的市场可能是最后风险的集中爆发点,我们恰好是认识到这一点,所以采取了多方面财政的政策、货币的政策以及鼓舞消费者信心的政策,和化解这个风险集中度的政策。房地产业就是有风险,但是问题在于,如果风险的所有参与人都担一点,没事。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就坏了,就把这个人压死了。
刚才的金融专家是不是意识到了,我们通过绑架消费者信用,把开发贷款的风险加到购房人头上了,我们现在购房人头上担上浮动利率的风险、未来税收变化的风险、房价变动的风险,自己由于经济紧缩带来的职业不稳定的风险以及种种意外变故,我们是不是在这个环节中风险太多了,我们需要把这个风险通过各种各样的政策使它分散到各个环节去。
有一个大家最近大家争论很多的宏观调控的问题,好像你减点税、降点息,对我的总房贷的影响不是很大,但是它是非常重要的政策在于,我们到08年8月,住房个人按揭贷款总额3.4万亿,而四年之前的03年末,这个指标只有3300亿,也就是说,我们有90%的按揭贷款是过去四年里贷出去的,我刚才说,在还贷的时候,头三到五年是最危险的,高风险期,比如说你用供3000,2700还利息,300块钱还本金,这个时候利息稍微往上,或者你的收入稍微往下,你马上就还不起利息,那么真正的断供临界点恰恰是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