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行业面临着十年以来的最大危机,于是,以上海、杭州为代表,华东、西南、东南沿海共18个地方政府的救市政策纷纷出笼,而财政部也在10月22日发文:自11月起,购房契税调至1%;买卖住房免征印花税;购房首付调至20%……
因中国南北两地自投资理念到产权证办理周期都有不同,所以,业界普遍认为南方的房地产市场投机氛围甚浓,与此相对应的事实是:杭州、上海等城市房地产价格下滑严重,所以才有18个地方政府救市的由来。而财政部“一刀切”政策既已出台,这样的“救市”却鲜见京城房地产商的欢欣鼓舞。
京汉集团董事长田汉的想法也许有一定代表性:“政府出台的政策对稳定市场是有好处的,我感觉对整个楼市会有一些作用,但不会很快扭转。经济周期已经到来,仅靠几个政策不太可能改变,低谷至少还要持续两年。”
而佳俊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姚佳成的看法更悲观,认为此次政府调税对购房者实惠多,对房地产商的影响杯水车薪。并进一步看低明年的房市,预计最冷的地产冬天应在2009年。
地产商看的并不是眼下的阶段现象。在他们的眼中,看重的是政府的态度。显然,这次的“救市10条”并不能让房地产商满足,“拿出钱来那才叫救市。” 这是田汉的看法。
针对 “10条政策”的本意,财政部曾解释:“10条政策”的目的不是要拯救房地产商,其主要目的是指向老百姓,“稳定房地产本身就是稳定地方”。对“10条政策”的这种功效,田汉认为,“政府救市,就是不至于让房地产市场下滑超过预期,到一定程度就合理化了。”
英才房地产公司董事长兰春则认为:房价回落,这是房地产行业回归理性的一个过程,“过去两年发展太快了,太超前。”言下之意,遇到回暖的效果,只是政策的附属功能,房地产价格的理性回落才是主要原因。
但是,政策将把房地产的价格“指导”在什么水平?众人都在猜度。知名财经博客作家叶檀曾撰文称:房地产下滑30%,必将在中国引发经济危机。而田汉的底线更低,为50%,“房地产利润是10%-15%,如果房价跌过50%就一定会发生金融危机,大家必然不还贷款了。”不过,50%只是个理论数字, “可能性一点都没有,都不可能到30%,15%就到头了。”
此前,未见跌势的北京房地产已经给了很多公司压力,房地产商们大多对前一段的持续低迷有共同的担心:如果房地产成交量持续萎缩,有一批房地产资金链就会断。他们没有别的选择了,或者出卖公司、或者出售土地、或者银行拍卖。只要这样的形式持续一年,就会有一批倒下,一些企业、新开工项目的都要停。这种形势持续下去,供应量会越来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