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您的位置:首页 >>专题 >>地方政府“出兵”救市 >>众说纷纭 >>
 
未来房地产市场走向何方

时间:2008-11-13  来源:辽宁日报  作者:刘大毅

 
李铁:被误读的城镇化 2013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2013年4月29-5月5日 张家界城镇体系规划
难题与对策: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长沙天心城市设计
 
分享到: 更多

11月8日至9日,由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等单位共同主办的“2008中国地产经济增长论坛”在北京举行。时值中国房地产市场刚刚走过市场化发展道路的第一个十年,也正值市场处于高位萎缩态势之际,在总结与激辩中,此次论坛显然具有特殊的含义。

在论坛上,国家相关部委人士、经济学者以及业内人士就怎样看待当前房地产市场出现的剧烈变化和下一阶段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走势等问题发表了看法。其中,在论坛上得到普遍共识的观点是,宏观政策和国际形势对房地产市场固然具有影响,但任何时候真正左右房价的依然是市场因素。 2008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的剧烈变化更多地表明,在市场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非理性冲高后,必须进行内在的自我调整。所以,政府当前出台的相关政策意在消除当前市场存在的非理性情绪,支持房地产产业健康发展。同时,房地产企业也不应坐等政策救济,而应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首先实现自己的应变。

地产市场剧烈波动的成因分析

1998年,以“取消福利分房,走房地产市场化发展道路”作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新引擎开始,中国房地产市场迎来了第一个黄金发展阶段。在有力推动中国城市化进程和钢铁、水泥等链条产业发展的同时,中国房地产市场也被明确界定为“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而在第十个年头,中国房地产市场却与世界经济一起走入寒冬。伴随2007年房价疯涨后的汹涌退潮,房地产市场高位萎缩态势愈发明显,不时传来楼盘滞销、房价下跌和开发商破产的声音。中国房地产市场为何在短短的一年之内就发生了“冰火两重天”的变化?房价的泡沫究竟有多大?

对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秦虹认为,产生剧烈波动的原因主要是房地产市场内在自我调整的迫切需要。秦虹分析说,从2004年末开始,中国房地产市场高速发展,但在红红火火的背后,房地产产业链条上也出现了建设和生产规模过剩、有效性住房供给偏少等违背市场规律的现象。虽然国家连续出台了鼓励建设90平方米以下住宅和70%建设比例、收紧二套以上房贷和控制开发商信贷等政策,但还是在2007年出现了极不正常的现象。这主要表现在,首先,全国房价普遍都出现大幅度上涨,许多一线城市的上涨幅度甚至高达60%。商品房竣工面积虽达到3.7亿平方米,但销售却高达6.9亿平方米,两者1∶1.8的历史最高水平表明,去年房地产市场出现了畸形的供不应求局面。这种过快的上涨必然会透支房价未来的上涨空间,而未来潜在的购房者也会因看到房价疯涨产生担心,进而提前透支了这部分购房群体的有效购房需求。所以,提前透支也是目前楼盘滞销的原因之一。其次,根据有关部门统计,2007年也是中国“地王”出现频率最快的一年。各地的“地王”价格不断被刷新,仅在去年下半年,成交价超过起拍价一倍以上的拍地次数就达15起。其中,最高的一次竟达到18倍。土地价格不断高于附近商品房价格现象的出现,使得大量投资者和投机者对 “房价必涨”树立了坚定的信心,大量的投资机构和投资个人涌入房地产市场,以深圳为代表的高房价主要就是受到“炒楼”影响。而大量“炒楼者”又以银行信贷为主要支撑,在银行收紧信贷时,大多会断供,进而迅速拉低“炒楼”地区的房价,与这些“炒楼者”同时购房的有效需求购房者深受其害。

那么,推动房价疯涨和“地王”频现的动力何在?秦虹表示,受到资本市场和人民币升值的利好影响,2007年是房地产企业资金异常充足的一年。有关统计显示,国内房地产企业的流动资本金高达3.7万亿元人民币,比2006年高出40%以上,“不是在上市路上,就是在增发途中”成为中国房地产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真实写照。与此同时,受到房地产增资扩股迅速见效的吸引,零售、轻工和石化等企业也迅速涌入房地产市场,将其作为自己多元化投资的首选产业,一些企业对房地产的投资规模甚至远高于其主业。此外,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火热场面也吸引了境外资本的目光,许多外资通过主权、债权和购买物业等方式进入市场。

如何看待未来房地产市场发展走势

在去年的“金九银十”将房价带到又一个历史高点后,国家连续出台了更加严格的信贷和货币政策,房价终于得以回落。而在调整一年之后,房价是否继续回落在许多人看来仍然具有预期,加之全球性金融风暴的持续蔓延,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的冷清开始引人担忧。在此背景下,为消除当前市场中存在的非理性情绪,支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国家及包括沈阳在内的18座城市又出台了刺激房地产市场的积极政策。那么,怎样看待政策及管理层态度所发生的变化?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二套房政策今后是否也会放开?

秦虹表示,首先,不应该将国家出台的政策理解成“救市”,每次政策的调整均与当时的大局有关。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如同股市一样,在自身调整的过程中受到国内外宏观环境的压力拖累,房地产企业在资本市场中融资受阻和整个产业不景气不仅在中国,在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也都是热点问题。最新统计显示,在美国,每400个通过银行信贷买房的家庭当中就有一个出现断供,这一比例在形势最为严峻的加州更是高达20∶1。因此,为了保护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保护房地产产业,一年之后的这次调整说明了国家政策出台的连续性、灵活性和与时俱进。同时,抑制“炒房”等投机行为是我国房地产产业长期一贯维护的目标之一,重民生和重保障又是我国房地产建设事业中的核心内容。

 
上一页 页码:[1 2 >>] 下一页 共2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更多关于 未来房地产市场走向何方 的资料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秦虹:房地产企业不缺钱 [2013-05-17]
· 城镇化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都并非是房地产 [2013-03-12]
· 蔡继明:高房价严重阻碍着城市化进程 [2013-03-11]
· 评论:不能再让新型城镇化沦为房地产化 [2013-02-26]
· 首届中国生态城市房地产经济发展高峰论坛 [2012-10-26]
 
热点专题

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道

进行中的“京津冀一体化

智能交通让城市发展更美

楼房坍塌,“快餐式建筑
行业人物.
学术论文
电子图纸
工程案例
丹佛艺术博物馆住宅
The Museum Residences是由美国著名建筑师Daniel Libeskind设计的。… [详情]
软件下载
考试信息
规划论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指定合作网站   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官方网站
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CSUS)  承办: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Add to Google
Copyright ©2007-2009 CITYUP.ORG.All Rights Reserved.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附楼312室(100835)
联系信箱:cityupcityup.org  传真电话:010-88585380
服务热线:010-88585610/11/12转803  QQ:325178919  325178913
版权所有: 都市世界-城市规划与交通网
京ICP备12048982号-3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0994号
关闭欢迎关注都市世界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