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房地产是促进中国经济结构升级的重要条件
按投入产出法计算,中国的房地产业不仅拉动了钢材、水泥等相关产业的增长,而且首先拉动与影响最大的是中国的金融保险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中介服务、建筑业、物业管理等第三产业,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推动,其次才是拉动了建材、酒店、旅游、加工、制造等相关行业。
世界各国也是如此。房地产作为单一行业是带动金融服务业的首位,中国最大的银行信贷来自于中国的房地产,包括开发信贷、土地信贷、个人消费信贷和以房屋等固定资产抵押的信贷,银行的最大单一行业利润来自于房地产业。
否则一个次级债又如何能引发全球的金融危机呢?
四、房地产并不是暴利行业
虽然富人榜上的房地产业人员较多,那是因为中国的许多垄断和高利润行业不允许民间投资进入,而不是因为房地产业暴利。
2007年房地产全行业利润为2400多亿元,6万多家企业,每家企业利润为387万元,仅相当于一个中型餐馆每天1万元的利润规模。而土地的收益是1万亿元,2.9万多亿元的销售额,2400多亿元的利润何来的暴利。
早在2004年全国经济普查中就已证明房地产是非暴利行业,但胡润的富豪榜却蒙住了决策者的眼睛。
电视机一台只有百元的利润,但却一天生产上百台,而每一平方米建筑1000元至2000元的利润,却要三到五年的生产周期,每年的利润率远远小于其他生产行业同样的规模的投入,房地产并未获得更多的利润,却创造了更多的税收。
五、房地产是高税收的行业
房地产的税收远远高于其他任何行业、企业的税收从来都高于企业的所得利润,且为多重征税的行业,而增值税转型并没有减轻房地产业的税收。
如一台电冰箱、一套橱柜,从出厂税、销售税开始,进入装修队变成材料还要征一次税,进入精装修的房屋销售又要交一次税,再进入契约税基数再被征一次税。前后要纳三次营业税、一次契约税,变成了重复纳税,恰恰在于房地产业中无法实现购入成品的减扣。
而从交纳土地出让金后征收土地使用费和增值税并预缴预征,让实际税赋远远大于企业利润所得。
2007年房地产全行业利润约2400多亿元,而与房地产相关的税费则高达16000多亿元(约1万亿土地出让收入)。北京1—10月的房地产税收超过250亿元,但行业利润不足5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