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救房地产是最好的“救市”
为什么我能在2006年9070政策一出台我就第一个说:“最迟2-3年深圳的大部分房地产项目会变成‘买方市场’,并向全国蔓延?”因为我是个相信西医的“中医”。从那时起,中国在房地产开始试着用强有力的“数字化政策”来治疗房地产顽症。而这一次是“数字化政策”最完美的诠释,也是9070政策等927金融财政政策的一个延续,4万亿救市,阻断国际“金融海啸”;6000亿用于安居房建设…说明中国政府清醒了。
我在湖北卫视直播中强调说,中国救市必须用“长痛不如短痛”的疗法,这样最多三年解决中国房地产问题,而这样就必须先救经济才能救房地产。
间接救房地产是最好的“救市”,因为这样“救市”就相当于在房地产市场中放入了一条巨大的“鲢鱼”。
如今,中央政府正是这样的思路。特别在国际“金融海啸”没有在中国形成,只是波及的情况下,筑起铜墙铁壁,阻挡“金融海啸”在我们国家形成;因为我们还有优质的银行体系,英明的政府决策层,清晰的思路。
■直接降房价将引发“金融危机”
我们都关心高房价的危害,但是应该怎么样下跌?戴欣明认为扩大内需,房价才能自然下跌,并对各方都是有益的。
中国经济发展路线图以及解决房地产路线图应该是:“再造实体经济(政策导向)——拉动社会内需(资金走向清晰,阻挡资金无节制地流入房地产)——房价自然下跌(呈现三种房价走势)——产生房地产需求(阶梯置业需求)——房地产活跃(满足各个阶层)——让房地产成为支柱产业(实现房地产带动效应)——进一步拉动内需(经济地产相互促进)——中国经济繁荣、平衡。”
直接降房价,反弹的机会越大,暴涨的可能性越大。
■保障住房体系建设在于政策导向,不在于既得“实体”
很多人担心,保障住房体系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才能起作用,而我认为中国人主要是要解决“预期”。从购房需求角度,包括换房,现在的住宅存量不能满足这些人的需求,但是却滞销,原因是没有实体经济以及发达的服务业的支持居民生存,当房地产(住宅)不能带来投机利益,居民就会捂紧钱袋。能放松钱袋的有效动因就是提高居民收入的实效。
中国10年来基本上是用直接的方式解决房地产问题,这次可以说是用间接的方式解决房地产问题,并且动作非常大,作用点也非常准确,速度也非常快。
这次救市,在房地产产业看来,政府好像没有按什么“好心”,但是,我们却发现政府把自己应该承担的大胆并直接地承担过去,不怨天不由人,把应该市场化解决的房地产问题分开了,让房地产市场真正的市场化,而不是让房地产一直以来靠政策吃饭,从而造成官官相护,衍生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