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政府不“救市”的板上钉钉对于无数人的悬浮的心终于“落地”了。
深圳市国土局内部人士坦言,目前地方政府手中能够掌握的“救市”办法相当有限,特别是在挽回市场信心方面,地方政府显然力不从心,而这正是深圳迟迟未能出台具体措施的主要原因。“救市政策应该会站在普通购房者的角度来考虑,会从补贴刚性需求的环节入手。”
笔者在11月22日发表一文《“救市”后灾难已在深圳率先来临——深圳楼市“水静鹅飞”下是激流》强调说明深圳如果“救市”灾难毕竟来到;“可以说,‘救市’后遗症在没‘救市’时就已经显现,如果真的‘救市’了,那后果不堪设想!”“如不反思,深圳将成为‘房地产崩溃第一城’”;“相信深圳政府不会犯第二次错误。”我的结论:深圳直接“救市”会令深圳房价再次高涨,威胁的将不仅是民生!
我早已被告知,笔者的所有言论都被各个方面的人员紧密的关注,我的所有建议不单是政府会很好的借鉴、思考,我也收到不少直接与间接的感谢;民间力量也把本人观点作为对未来战略制定的参考,经常受到中小房地产商的邀请,为其制定新一轮战略…更多的人希望在我的博客上了解更多的有用的信息,所以本人每发表一篇言论都会本着负责任的态度,潜心用自己以及研究团队的力量,孜孜不倦地深入分析当前形势,力争发表的言论更具有专业、理性、前瞻、深度、透彻,这也是一个公民的责任。
深圳民间一直流行一个说话,对于“救市”,没有多少人祈望暴涨,“救市”就是稳定现在的房价水平。
但是,戴欣明认为这个房价在理论上讲还是非常高的。我在多家电视台、报纸等媒体上明确表示,并发表文章《未来楼市的价格底部应该在哪?》:首次提出,“排除别墅以及‘资源性房地产’的价格影响,深圳中小户型房价维持关内在6000元、关外4000元每平方米均价是合理的,每年上涨5%左右是可以接受的,甚至不涨。”
深圳房价在一年内已经下跌24%,其中最大跌幅达36.5%,但是即使这样,对比深圳2003年住宅的价格均价5785元/平方米(包括别墅、资源性房地产价格),2002的5533元/平方米的住宅均价,目前深圳住宅均价还是在这个基础上翻倍的。所以笔者公开表示对深圳的房价的观点:“现在,深圳的人均工资水平还不如2002年,而目前的房价与2002年比还是翻番的。深圳的房价下跌后应该承接2002年的房价水平,均价应在5500左右。”
许宗衡表示:“去年全国70大城市中,除了北海之外,深圳涨幅排第一。今年深圳楼价回落在大中城市中也比较快。房地产市场的价格问题,还是由供求关系所决定。”笔者认为其实要走出笔者提出的“三种房价走势”,而不是一味降房价。
许宗衡认为深圳房地产的情况是安全的。大环境与去年过快上涨及今年开发商及消费者博弈有关,并认为随着中央政策调整,深圳楼市会回复理性状态。我认为深圳楼市距离理想状态还很遥远。 深圳政府不“救市”,本人认为是开发商预期与政府的预期相差太远,只能不出台政策,即使是稳定现在的房价也不能符合深圳市政府的祈望,不再暴涨已是共识。特别是深圳政府在房价上涨上是犯过“错误”的,不可能犯同样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