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大跌最大受害者是地方官员”
11月初,杭州市市委书记王国平曾公开表示:“房价大跌最终受害者是老百姓!”王国平认为,房价大跌,会导致土地市场进入不景气周期,随之而来的是政府财政收入的大幅减少,民生保障资金也会相应减少,引起失业增加、公共服务减少,最终必然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对于王国平的言论,朱中一认为这无异于一种“公开恐吓”。他分析,楼市遇冷的最大受害者,其实恰恰正是一些地方官员,“房价下降,不仅仅意味着当地GDP跟着缩水,官员的政绩也要跟着缩水。”
“在这种情况下,不排除某些为官之人,由于担心开发商走投无路,寄希望于‘盛世危言’,试图借此维持以往官商共赢、百姓吃亏的局面。”朱中一说道。
不过,对于政府救市的结果,朱中一流露出一丝隐忧。他说,“虽然从短期来看,可能是缓解了房地产市场的惨淡,但长期来看,依然会对市场不利,为以后的发展埋下隐患。”
对话朱中一
看行业现状——“昔日过度繁荣,带来今日隐患”
1.新快报(下称“新”):请问朱先生,您如何看待房地产行业这一轮的下降周期?
朱中一(下称“朱”):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走如抽丝”,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了十年的快速发展时期,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的同时,不能忽略的是,过度繁荣也给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埋下了一些隐患。房地产业本身就是一个资金占用比例大、运营周期长的一个行业。目前,中国经济遭遇前所未有的压力,中国房地产行业的惨淡依然会在一个时期内保持现状。若想理顺房地产行业长期遗留下来的问题,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应做好长期的准备。
看政府救市——“政府不能过激地救市”
2.新:那对于楼市的惨淡,政府应该怎样应对?
朱:我认为,政府首先应当尽可能地压低地价和房价给财政带来的收入,中央和地方政府应解决好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协调,做到保持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和地方财政收入的稳定,以及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千万不可目光短浅,不能过激地进行救市。
看后市走向——形势将在2-3年后好转
3.新:房地产行业的前景如何?您对后市有何看法?
朱:当前的经济增长形势,实际是明显不容乐观的。表面看房地产在全国范围还维持增势,但量缩价减,已成趋势。由于房地产的产品是一种投资品,并且要纳入资产价格环境进行考量,所以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与宏观形势的变化有非常紧密的关系,可以说一荣俱荣,如果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可以在2011年好转的话,那么预计房地产市场的形势将在未来2-3年后开始好转。
看央行降息——能起到政府“风向”作用
4.新:央行频繁降息,您认为这会给楼市带来怎样的影响?
朱:央行此次在间隔很短的时间内再度降息,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给中国经济、给中国的股市、楼市以信心。央行再次采取降息措施继续放松货币政策,显示出政府保增长的决心。在全球金融危机进一步加剧可能引发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考虑到将对中国外需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紧急采取的应对措施,对实体经济有正面影响。
货币的宽松政策有利于充裕的流动性,将会刺激贷款和投资,对于实体经济的作用会很明显。利率的连续下调,一方面有助于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更为重要的是为国家推出积极的财政政策奠定了基础。频繁降息在现在这样的弱势格局下,仅能起到政府“风向”作用。即使市场取到的实效也仅是前期过度泡沫的一定挤压。市场经济中,政府作用应更多体现在“导向”和“监管”两个方面。当前过多的以牺牲银行利润为主导的“救市”政策对提振市场信心作用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