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市场病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不是亢奋中的高烧不退,而是患了重感冒,冻得浑身哆嗦。这种病,原本可以在一段时间内通过自在调理自然痊愈,无奈其传染性太高,以至于打一个喷嚏,上下游的几十个“兄弟”们都可能染病。
用了足足几年,好不容易才找到合适“药方”治好房地产市场高烧不退的“大夫”,目前十分为难。这次该用什么药方呢?如果用一剂猛药,固然可以使其冰冷的症状痊愈,但之前“退掉高烧”的努力也可能前功尽弃;如果慢慢用药,边治边看,又可能贻误最佳的治疗时机,很可能造成久治不愈。
就在各方对政府是否应该“救市”争论不休之际,在思前想后、反复“配药”之后,“大夫”最终下定决心,先试探性地让医院其中一个科室——“财政部”针对房地产市场给出了一剂药方。
不料政策甫一出台,就遭到地产“大炮”任志强的“炮轰”。任志强认为,救市不能用试试看的方式,不能用分批出台政策的方式。虽然很难知道一次性出台政策的底线在哪里,但至少应知道目前的措施是不够的,否则就一定会给民众以更多的逐步出台政策的预期,让市场的局面更加恶化和恶性循环。
姑且不去讨论老任的这番言论是否正确,从其言论中可以看出,他对今后会分批出政策似乎很有把握。实际上,在财政部吹响救市集结号之前,国务院曾多次召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民银行等九大部委开会,听取汇报,并就下一步房地产市场的走势判断、政策取向等缜密交换意见。
如果政策调整仅涉及财政部和央行,显然没有必要屡次召集这么多部委聚议。由此可以判断,上个月财政部关于出台的关于楼市交易的税费减免,及购买普通自住房首付两成及利率下浮至基准利率0.7倍等优惠措施,很可能是试探市场反应,决策层会根据具体情况再出台相应政策。
此前,聂梅生已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证实:由于房地产问题涉及多个部门,由多个相关主管部委联合出台针对楼市的“组合拳”政策的可能性较大,之后政策密度应该会比较集中。“后续肯定会有政策出台,否则就不配套了”。
本周,报社的另一位记者也从权威人士处获悉,为了稳定房地产市场,中央将在此前出台的税费减免的基础上,进一步出台更具体化的政策。对于地方的稳定楼市的措施,相关方面将继续及时分析和研究,总体上以鼓励为主,但要在中央的统一政策范围内实施。
业内人士普遍预测,月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将会出台新的救市举措。
而下一步措施,将会聚焦在哪些方面呢?综合各方透露的信息,有以下几大猜想:
一、针对购房者进一步减税。财政部颁布的政策有关税费的调整由于没有涉及到二手房营业税和个税,远没有之前业内猜测的力度大。国税总局会否出台进一步减免房地产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和土地增值税,大幅降低二手房购房门槛,仍值得期待;
二、针对购房者个人贷款政策细则的进一步明确;
三、 针对开发商开放除银行贷款外的其他融资渠道;
四、针对开发商税费进行调整,在开发商获取土地方面,在出让金支付方式等方面会出台一些优惠措施。
其中,土地增值税调整的可能性最大。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决策层对房地产问题一直持有的两难心态,即使有进一步政策出台,普通、自住等定语仍会如影随形地修饰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