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市场的新政并没有给深圳楼市带来预期中“量价齐升”的回暖局面。与之完全相反的是,从新政公布的第一天开始,深圳楼市新房成交量迎来了新的一轮“雪崩”——日均环比下降幅度高达57%,楼市“寒冬”的意味进一步加强。在10月23日到29日这一周的时间内,深圳市新房总体成交量为396套,平均每日成交量仅为56.57套;而在之前的一周也就是10月16日到22日,深圳市新房总体成交量为929套,日均成交132.71套。11月1日之后,深圳楼市的成交量出现短暂回升,日均成交量迅速攀升至200多套。然而,在11月1日的短暂繁荣之后,11月2日成交量又回落至164套,11月3日成交量为166套。
焦点(广州)房地产网开展的网上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新政后不会改变购房预期”的网友占到了70%,有73%的网友认为“对楼市影响有限”,有87%的网友选择“继续观望”。数据表明,在新政出台的前两周,延续“十一”黄金周的余波,广州市十区每周网签量在1600~2100套。但是,从10月22日起9天内,广州市的网签量只有925套。而从10月28日到31日的4天里,每天的网签量下滑至仅六七十套,日成交套数环比下跌超过50%。
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数据显示,10月23日至29日,北京期房住宅签约套数共计1311套,日均签约套数187套。而在10月16日至22日,北京期房住宅签约套数共计2336套,日均签约套数334套。相比较,新政出台后首周期房成交量下降44%。二手房市场同样出现了明显的下挫。据“链家地产”统计资料分析,10月23日至29日,北京市二手房网上签约成交515套,环比下降32.2%。业内人士分析,目前全国楼市进入下行周期,北京的救市政策也无挽狂澜之力,短期内北京市场不容乐观。
数据显示,在10月20日~22日,上海市商品住宅的日成交量分别为139、145和174套,10月23日~26日住宅的日成交量就下滑到121、106、124和111套,其中124套和111套是周末成交量,而前周末的成交量是168套和141套。可见,新政出台后的日成交量下跌幅度都在20%以上。10月27日~11月2日一周内,上海一手商品房的供应量为20.74万平方米,环比大幅下滑60%;其中商品住宅的供应量只有12.45万平方米,环比更是下降了67%。新政对购房者的推动力显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