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高房价及住房问题“高居”城市社会不和谐之首,已有时日。
在2006年全国和各地的“两会”前,一些全国性的调查机构结合当时社会的热点,曾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民意热点调查”。据新华社在2006年2月下旬报道,“根据中国社会调查所从2005年12月开始对全国16个城市2000位公众的调查显示,老百姓最关注的是住房与物业问题,关注度高达75.3%”。该报道还特别指出,“房价的不断上涨使最基本的需求‘住’成为人们生活的巨大压力。”另外,在全国各地的两会前的民意调查中,大多数地方、尤其是一些大中城市,住房问题同样高居百姓关注的热点 “榜首”,是民众“最关注的焦点问题”。
平时的一些社情民意调查也同样证明了这一点。随着房价不断的高速攀升,住房引发的社会动荡和“不和谐”因素也随之不断加剧。据报道,在2006年下半年公布的北京市“居民热点关注指数调查”中,住房问题连续数月位都位居“北京市民热点领域关注榜的榜首”。而平时被某些“官方调查”排在民生问题前三的就业、教育和医疗问题,则分别只排列其中第十位和第三位。住房问题的严峻性和突出性由此可见一斑。不仅公众的“感觉”如此,就连以各级党政官员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新华社“半月谈”,在其所进行的“八省市百姓关注的和谐社会十大热点” 问卷调查中,收到5000份有效答卷中就有4251份把买房贵(与看病贵上学贵一起)列为老百姓关注的社会十大热点的前两名(另一大热点为收入差距扩大),是当前社会最突出的“不和谐之音”之一。
这也就是为什么温家宝总理说“如果提起人民生活,我最为关注的是住房问题”的原因所在。
“首富”、暴富VS房奴、无房户:房市成了劫贫济富的工具
除了中国住房和房市存在的危局外,公众之所以把房地产市场及高房价视为“最大的不和谐因素”,还基于的是两个尖锐对立的基本事实:
一方面,在现有的住房体制和政策导向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不仅成为中国最暴利的行业,而且也创造了国际上房地产和住房业利润最高的“世界纪录”。当我国的社会平均利润率还在10%以下徘徊、并还有逐步下降之时,当世界房地产业利润一般都在3-5%左右的时候,我国房地产开发商的利润率已经从过去的百分之十几暴涨到现在的50%上下,有的甚至超过了100%以上。房地产也成了中国“暴发户的制造器”和“首富的生产流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