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入冬” 政府为何“供暖”
《中国财富》:自从房价开始下跌以来,救市言论就不绝于耳。救楼市就是救经济、救人民的说法甚嚣尘上。然而,与此同时,救楼市就是救开发商的民间说法亦不胫而走。到底政府为何救市,中国经济是否需要用振兴楼市的方法来挽救呢?
曹建海: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商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他们早就形成了一个产业链关系。某些地方政府其实也是房地产商。一些地方政府说救市不是在救楼价,而是救人民、救经济,这只是个托词。打着救人民的幌子来维持房地产泡沫,维持高企的房价,还不许房地产商退还差价款,就是让房地产来掠夺人民,让拥有房产的人掠夺没有房产的人,房产多的人掠夺房产少的人,让城市掠夺农村。
陈国强:地方政府财政严重依赖土地出让收益,是一个很严重、很根本的问题。今年随着楼市的低迷,导致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益下降,同比去年全国地方财政土地收益平均萎缩50%以上,有些地方甚至下滑超过80%。如此一来,楼市低迷、房价下跌,就严重打击、动摇了地方财政基础。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事情的另一方面。房地产关系到当地经济的整体状况,楼市低迷减缓了当地经济的发展速度。今年前三季度,比如说上海的经济发展速度就低于全国平均增速,其中就有上海楼市低迷的因素。北京今年前三季度GDP增速也低于全国平均增速。北京市统计局就直截了当地承认,北京经济增速减缓就是因为北京楼市低迷造成的。
姜 炜:国际金融海啸对中国实体经济已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虽然目前中国爆发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如果政府控制不好,中国有可能产生经济危机。政府要摆脱经济衰退只有拉动内需,也就是拉动国内的消费和投资。拉动消费型内需,对于政府来说,除了减税,逐步增加人民收入外,没别的办法。消费不可能在短期内提高,去弥补目前的经济衰退。短期内,政府只有依靠投资型内需拉动才能保持经济增长。
《中国财富》: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房价下跌会直接影响中国经济发展,使中国进入经济衰退呢?或者说房地产已经绑架了中国经济?
陈国强:中央政府对于楼市政策的转变,是跟宏观经济形势转变有关的。楼市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很明显。现在宏观经济是保增长,如果目前政府不出手救市,整个房地产市场就会出现大幅下跌。房价下跌会直接影响中国经济发展,使中国进入经济衰退。
牛 刀:中国经济并没有衰退,只是在对原先过热的经济进行调整,也不会有经济危机,更不会出现房地产崩盘。中国房价下跌不会影响经济发展,不会出现信贷危机,房地产从来没有绑架中国经济,中国楼市不需要挽救。
就拿房价下跌比较严重的深圳来说,其房地产信贷余额约有2291亿元,其中只有16.35亿元的坏账,其中15亿元的坏账是由于房地产炒家造成的,只有一点几个亿是个人断供。这样的房价下跌怎么会影响宏观经济呢?
房地产没有绑架中国经济,而是绑架了地方政府。目前房地产行业只占中国GDP的5.6%,它怎么能绑架中国经济呢?房地产是绑架了部分地方财政,收买大量地方官员。许多贪污案件不都与房地产有关吗?
中央新政是对地方政府和地产商的妥协吗
《中国财富》: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救市政策后,中央政府也出台了楼市新政。难道说,中央政府也向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商妥协了吗?还是目前存在对于中央新政的某种误读?
曹建海:中央出台的楼市新政是一种传统的唯GDP论的产物。这是一个对房地产开发商和地方政府妥协的产物,不存在误读。它是房地产商成功绑架中国经济和政府的一个很好验证。
中央根据世界各国的步调统一降息,而降息是可以的。但是对于房地产业应出台别的相应政策,特别不应该出台优惠和降低贷款首付的政策。
所以说,这次中央出台楼市新政是一种其真实意愿的表达,中央依旧认为只有就房地产才能把中国经济拉起来,房地产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
陈国强:中央楼市新政不是对地方政府和开发商的妥协。中央政府主要要刺激内需,提高住房消费。中央的政策和地方政府的政策在救市的方向、目标、重点上都是十分不一样的,存在明显区别。中央主要针对首次购房、改善性住房降低了贷款门槛,要解决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困难,改善住房条件。地方政府则倾向保房价、保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