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您的位置:首页 >>专题 >>地方政府“出兵”救市 >>众说纷纭 >>
 
专家热评:政府“供暖”能否帮助楼市“过冬”

时间:2008-12-09  来源:财富  作者:佚名

 
李铁:被误读的城镇化 2013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2013年4月29-5月5日 张家界城镇体系规划
难题与对策: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长沙天心城市设计
 
分享到: 更多

牛 刀:中央政府的做法是合适的。中央政府还是在坚守宏观调控的底线,目前“90~70”的政策、“9•27”信贷新政都没有变。二套房贷款的限制也不会取消。其实,我认为这次新政是近几年来宏观调控的延续。

中央三部委出台楼市新政并不是对地方政府的妥协,是给地方政府一个“救市”的原则和政策底线,让地方政府及时向中央政策“看齐”。

目前,开发商、地方政府和一些媒体根据自身利益在对中央新政进行误读,甚至严重误导,无限放大地方救市政策,从而忽视中央的根本调控措施。

《中国财富》:中央政府的楼市新政能够有效控制地方政府的积极“救市”吗?如果失控,中国楼市将会怎样?中国经济会不会受到严重影响?

牛 刀:中央虽然也给了地方政府一些宽松的政策,那是为了平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中央并不希望击垮房地产行业,而是希望房地产商积极配合缓步降低房价、逐渐放大交易量。

然而,对于某些拒不改正,依旧坚持实施违规、违法的“救市”措施的地方政府,中央政府今后肯定会对其进行严厉的纠正与制裁。在今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我想中央政府就会对房地产业和地方政府的行为进行更加严厉的规范。中央绝不会允许地方政府自行其是,严重扰乱中央宏观调控的行为。

曹建海:我没有牛刀那么乐观。我认为中央楼市新政策采取之后只能加大银行坏账,把银行彻底与房地产绑在一起。目前,虽然单纯的房地产开发贷款并不大,但是与房地产有关的各种房屋抵押贷款、土地抵押贷款,各个相关行业的贷款已经占到了银行贷款的一半。这些贷款在房价下降后,大多都将成为不良贷款,变成烂账。

我一点也不避讳地说,中国应尽快摆脱房地产经济,断绝依靠房地产发展经济的模式。如果房地产还死扛不降价,中国经济必死无疑。中国经济现在是癌症晚期,将伴随房价崩盘而崩盘、破产。如果房价大幅下降,中国经济还会有一线生机,盘活各种资产,拉动内需,发展非房地产行业,那时工农商业才会有一线生机。

姜 炜:目前,中国实体经济出现了严重的衰退。如果政府控制不好,中国有可能产生经济危机。中央政府也是没有办法。两害相衡取其轻吧。

这就如同一个人只有先活着,然后才能再考虑以后活得更好。现在是活都活不了的时候,还要考虑今后的健康吗?所以为什么人饿的时候要吃树皮、吃草根。树皮吃下去,人们都知道是对身体不好的,但是要先活着。

我从来不认为中国的房地产业发展是合理的,即使是房地产发展最好的时候。对某个企业来说、对房价来说也许是有利的,但是对整个市场、整个行业来说却是不健康的。中国房地产一直就是一个亚健康状态。实际上,我们一直就没有找到一个好的、健康的模式。

但是,目前的情况是,我们必须先活着。

陈国强:政策只是一个因素,还有经济环境因素和房地产商的营销策略。如果地方政府、房地产商不配合中央政府的政策进行房价的调整,不降价,中央政策就会被大打折扣,起不到调整经济的作用。那时,房价将不可能缓和下降,消费者信心将难以恢复,在局部地区会出现经济“硬着陆”。房价暴跌将威胁到中国经济,给中国经济带来衰退。房价“硬着陆”将对全社会产生震荡,是财富的一种蒸发。

如果开发商让出一部分利润给消费者,就能带动成交量恢复到一定水平,从而恢复消费者信心。这将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也会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不会衰退。

我认为房价会通过中央政府的调控和地方政府、开发商、消费者三方的努力,实现“软着陆”,未来会有一个比较好的结果。

政府救市,房价会止跌吗

《中国财富》:政府出手“救市”,为房地产提前“供暖”,是否能使它熬过这个冬天呢?房价会就此止跌吗?普通购房者应如何应对新的楼市变化?

姜 炜:商品房房价对经济具有先导性作用,房子不是一个像粮食一样的生活必需品,当经济出现一点波动的时候,房子的成交量会明显的下降。如果经济能稳定下来,房地产市场只是一个调整。如果经济继续下行,房地产将是一个下跌的过程。我觉得相关度会很大。

陈国强:现在政策已经见底了,但是市场还没有见底。现在楼市呈现出买方市场的格局。消费者应多看、多了解,少操作。

在其他因素都不变的情况下,有可能今年底明年初开发商的资金都会比较紧张,他们会加大降价幅度,实现明年年降价、明年年中降到底的预期。

 
上一页 页码:[<< 1 2 3 4 >>] 下一页 共4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更多关于 专家热评:政府“供暖”能否帮助楼市“过冬” 的资料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秦虹:房地产企业不缺钱 [2013-05-17]
· 城镇化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都并非是房地产 [2013-03-12]
· 蔡继明:高房价严重阻碍着城市化进程 [2013-03-11]
· 评论:不能再让新型城镇化沦为房地产化 [2013-02-26]
· 首届中国生态城市房地产经济发展高峰论坛 [2012-10-26]
 
热点专题

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道

进行中的“京津冀一体化

智能交通让城市发展更美

楼房坍塌,“快餐式建筑
行业人物.
学术论文
电子图纸
工程案例
丹佛艺术博物馆住宅
The Museum Residences是由美国著名建筑师Daniel Libeskind设计的。… [详情]
软件下载
考试信息
规划论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指定合作网站   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官方网站
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CSUS)  承办: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Add to Google
Copyright ©2007-2009 CITYUP.ORG.All Rights Reserved.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附楼312室(100835)
联系信箱:cityupcityup.org  传真电话:010-88585380
服务热线:010-88585610/11/12转803  QQ:325178919  325178913
版权所有: 都市世界-城市规划与交通网
京ICP备12048982号-3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0994号
关闭欢迎关注都市世界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