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有关地方政府“救市”的传闻满天飞之际,深圳国土房管部门的态度显得格外暧昧。本月17日,有关部门已组织开发商就“救市”话题进行深入讨论;但另一方面,所有与会人士对是次会议内容讳莫如深。为此,深圳的房地产主管部门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成为困扰这个城市的一个大问题。
等待另一只靴子落地的同时,敏感的市场已经感受到明显变化,23日起的整整一周内,深圳一手住房成交量骤然减少,每日成交套数从早前较为平稳的150套左右急速减少为目前的两位数。
聚议“救市”
关于17日在深圳召开的一个特殊会议的内容,开发商和政府之间有着两种完全不同的版本。
深圳国土房管局相关负责人称,是次会议没有政府参与,“是行业自己搞的一次沙龙”,其间没有涉及政府“救市”的内容。
而出席了当日会议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开发商则肯定地表示:“政府主管的官员几乎都在座,其余就是行业人士以及开发商,而大家讨论的核心,是围绕‘救市’提供一些建议和看法。”
对于在这个被严密遮盖的会议当中,开发商和政府主管官员之间到底都表达了什么观点,几乎所有参加会议人士对此回避作答。仅有个别人士透露,与会人士已经被告知,在未能形成共识的情况下,不得对外透露半点会议内容。
此前有开发商乐观地预测,这次会议之后,深圳很快就会有政策出台。但两周之后的深圳依然平静如水。
行业间有一种观点是,深圳市场调整的时间远比其他城市长,房价下跌幅度也最深。如果不赶紧让市场回暖,极有可能波及深圳的经济发展,因为房地产市场萎缩对上下游的影响已经显现出来。但是目前地方政府手中所能够掌握的“救市”方式相当有限,特别是在挽回市场信心方面,地方政府显然会力不从心。而这正是深圳迟迟未能出台具体措施的主要原因。
观望再起
在许多问题都未能清晰的情况下,唯有等待时间给出答案。近两周的深圳楼市,再度陷入各方观望的胶着状态。
官方的统计信息显示,从23日开始,一手住房交易量突然下降,每日成交量大约为50~70套之间,26和29日仅有40余套房成交。在此之前的一段时间,该数字一直平稳在150套左右。这意味着,目前深圳的一手房成交量仅有正常水平的三分之一。
与成交量一并发生变化的,还是每日的成交均价。数据显示,23日之后的成交均价逐级攀升,每日成交价格几乎都维持在15000元/平方米以上。较早前官方公布的9月份均价高出许多。
对于变化,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首次置业者在等待购房优惠政策的落地,低价格产品成交量减少,从而出现价升量减的局面。一旦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政策都明朗,相信会出现一股购房小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