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央行决定再次下调利率:从2008年10月30日起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3.87%下调至3.60%,下调0.27个百分点。
其实,在这些举措出台之前,全国有十几个城市已经先行一步,对当地房地产的相关政策进行了调整。这些举措被认为是地方政府的一种集体“救市”行为。
今年5月,石家庄率先悄然救市,降低购房契税。之后,成都、重庆等西南城市也纷纷救市。9月6日,西安推出了以地方财政直接补贴购房者的救市政策。9月27日,南京政府抛出20条救市政策。10月13日,杭州政府抛出24条救市政策,几乎彻底取消了所有的调控限制。
各地救市不再半遮半掩。但是,救市行为并不被消费者所认可。
日前,某网站发起了题为“楼市低迷,政府该不该出手”的调查,参与人数超过27万,踊跃程度超出了主办方的意料。其中,75.94%的参加者对政府出手救市表示反对,认为房地产市场应该遵循市场规则,一切由市场说了算,而认为政府应该出手救市的占到了22.97%。
有消息称,除了此次明确出台的降低税费等办法,建设部等各部委均已制定了相关的房地产刺激政策,只是还没有确定出台时间。“第二套住房政策”和减免二手房交易税费这两项政策,是下一步最有可能出台的救市政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要摆正,政府不能直接干预市场,否则市场运行是不健康的,“我一直不同意救市的提法,应该说政府和市场共同起作用推动房地产市场正常发展。”
中原地产华北区董事总经理李文杰在博客中发表文章称,财政部的“救市”政策未达预期,并表示“房价巨大的下降惯性已经形成,相信降价还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是否企稳还要看整体经济层面的未来走势。”
市场终将回归理性
有研究报告表明,预计未来两年全国房价均降10%,最高降30%。到2010年,房地产市场将重新进入上升周期。
实际情况表明,各地陆续出台的救市政策效果并不理想。
某房地产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在最早出台救市政策的成都,9月份住房交易成交量同比下降66%,环比仅增长2%。南京在出台救市政策后的“十一”黄金周期间,日均房屋销售量仅有5套。而率先发放购房补贴的西安,其9月房价同比上涨6.8%,比8月低1.8个百分点,1月份的涨幅是11.3%。房价仍然小幅回落,销售市场一片低迷。
对于新政对房地产市场的刺激作用,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市场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认为,这些刺激房地产的政策力度之大是最近10年来不曾有过的。但房地产市场难以重振雄风,因为决定市场走向的是需求。
“现在关键是下跌的预期让政策作用收效甚微,相比2005年、2006年房价猛涨时,收缩的政策效果甚微。如今房价下跌,政府寄希望政策止跌也困难,改变市场预期是十分困难的事。”尹中立说。
与此同时,一直没有出台任何救市政策的深圳、广州,房地产市场自8月以来却在逐步回暖。在“十一”黄金周,各地楼市均现惨淡之际,深圳销售面积同比增长614%,而广州亦同比增长了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