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月1日起,国内个人住房新政全面落地,而就在前几天,我省政府也出台了六大旨在稳定楼市的措施,本土专家认为其力度超过其他省市。但从目前看来,消费者观望心理依旧浓厚,对于很多人来说,降价才是硬道理。所以,短期看来,这些利好政策并不能够挽回房地产市场颓势,房价的调整还将延续。
对于政府救市的初衷,权威人士已经一再强调,是为了稳定交易量,稳定房地产市场,进而稳定国内经济,也就是“救GDP”,而非为了救房地产或救房价,以此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可能造成的影响。从林林总总的中央和地方出台的房地产新政来看,救市举措大多指向降低购房成本,如国家有关部门决定,从11月1日开始,对个人首次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的,契税税率暂统一下调到1%;对个人出售或购买住房暂免征收印花税;对个人出售住房暂免征收土地增值税等。从理论上说,这些举措对于提升楼市人气、鼓舞购房者信心,可以起到“消费催化剂”的作用。
然而,从目前各地的状况来看,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并没有改变大多数消费者的观望心理,楼市并未很快见到新起色。例如在近日的“2008北京秋季房产交易会”上,依旧是看的人多,买的人少。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最盼望的还是房价理性回归至可接受的程度,无论减少了多少税费,也只是买房账户上“大数字”中的“小零头”。
事实上,也有不少开发商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开始降价销售以摆脱困局。房产巨头万科就对同行强调:“对于部分去年房价上涨过快而今年调整不明显的城市,这反而应该是开发企业顺应时势合理定价、适度让利、促进成交的一个机会。” 这是一个很明智的态度。日前,清华大学宏观经济学教授韩秀云来昆明做讲座时也直言,中国房地产必将经历一个洗牌的过程,一些鱼目混珠的小企业将被淘汰,而具备实力的企业将破浪重生。尽管她因为坚持房价长期仍看涨而被网友攻击,但是对于中长期的房地产市场调整,她毫不含糊。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联席总裁潘石屹也说:“金融海啸在别人是危机,在我是良机。”认为房地产商要适应市场格局的变化,不能适应的就会被淘汰出局,行业整合趋势会继续保持。
因此,从当前来看,尽管一系列房地产新政的确对低迷的楼市起到了雪中送炭的作用,但是,指望就此实现房地产业的反转行情还为时过早,毕竟,提升购房者信心、稳定预期不是那么简单的过程。在房地产商数量庞大、鱼目混珠的现状下,真正的行业洗牌尚未完成,房价也还未真正实现理性回归……这一切都还是未完待续的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