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晚,国务院提出扩大内需十项措施,预计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其中第一条措施就提到“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对廉租住房建设支持力度,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再次强调了政府重点关注与扶持的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作为解决住宅问题的基本方针”。业内有猜测:这个信号是否意味着国家“救市”的方法已基本确定为只是“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而不会出台更多其他的政策?
记者为此采访了业内众多人士,福人居房产经纪人陈信舟也在记者采访中表示,这只是政府在履行职责,发力保低收入人群住房,对商品房不会造成冲击。中国著名品牌营销专家陈真诚认为,国务院出台的十条措施,尽管松动了金融政策,但那是冲着刺激经济增长、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而来,并不是冲着房地产而来。而此前出台的专门针对房地产调控的政策,如二套房贷款政策、限制开发90平方米以上房屋政策遗迹土地政策和8月27日出台的《关于金融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所要求从紧限制商业银行向房地产开发商发放开发贷款等政策并没有松动,因此,开发商从商业银行贷款并不会变得容易,开发商缺钱的局面并不会有太大改观。尤其是,政策传达出厚此薄彼的动机取向,更释放出政府继续抑制房价上涨、默认房价继续下降走势的信号。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房地产经营管理教研室主任邓晓盈表示,政府后期还会出台楼市的相关政策。从近期来看,政府已经认识到楼市在国家经济当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且以楼市为切入点来调控宏观经济。但不能光依靠金融政策单枪匹马来调整,而是需要其他相关政策一起来协同。另外,政策出台后需要时间段来传达和实施,各地方政府也需要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市场已经冷静了那么长时间,需要时间来恢复,但总体来说,是震荡性前行的健康市场。只是以前的楼市是直线上升,开发商是直线思维,政府也是进行直线调整,但现在转变了方式方法。
云南财经大学房地产与土地政策究中心副主任周大研表示,后期应该不会出台专门针对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宏观政策调控主要是靠两方面,一个是货币政策,一个是财政政策,从国家去年12月以来,有紧缩转变为积极稳健的政策可以看出,政府目前是进行组合拳,顾及到的是各行各业。
争论焦点:“十措施”是否冲击楼市
正方
“国务院出台的十条措施,在房地产方面,对现在高价位的商品房房价预期,具有不小的冲击乃至打击作用。”中国著名品牌营销专家陈真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虽然政府加大财政投入,改变金融政策,全面放松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限制,能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刺激经济增长,而搭车式地对房地产整体形成利好,有利于稳定房地产整体市场的预期,但这种利好主要体现在保障性住房方面,这和此前出台的相关政策的用意一致。但针对目前的房地产市场上,公众所关注的非民生地产商品房房价来说,实际上是一个将取进一步抑制房价、进一步打击预期的政策。
反方
而上海房地产研究院分析师傅琦则认为,从需求上看,国家对保障性住房的大力支持并不会影响商品房市场。因为经济适用房、廉租防等保障性住房的目标人群都是低收入者,这部分人群和商品房市场的目标人群并没有任何交集。部分有经济实力的购房者会对政策产生一定的误解,认为政府加大建设经适房规模后,楼市的价格大幅度降低,就一直观望,或者期待可以申请购买经适房。“其实等是没必要的,认为合适就可以出手了”。
世纪天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营销策划总监文品清认为,该十项措施跟宏观经济面的关系比较大,着重在拉动内需。经适房、廉租房非但没有影响楼市的价格,还更好的促进了楼市的健康发展。作为开发商来说,不但不担心保障性住房对商品房的需求产生影响,还非常支持扩大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