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的楼市救市政策密集出台:首先是全国十余个城市相继推出了购房补贴、降低税收等有利于市民购房、改善住房水平的新政策,此后10月中旬,在连续两次降息的同时,中央再次出台楼市救市政策,并公开表示,认可地方政府的救市行为。
由此看出,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松动是相当明显的,首先,房贷基准利率已经下降到宏观调控前的水平,目前商业银行五年以上贷款利率为6.12%,这一利率水平与2004年的利率水平相当。其次,营业税、契税等多项针对自住房和改善型住房的税收标准也进一步下调。“政策本身支持房地产的发展是坚决的。”正如专家所说,那么,在这一系列政策在执行后,百姓能盼来多少的利好消息呢?
为适当减轻个人住房交易的税收负担,支持居民首次购买普通住房,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税收政策的通知》,明确提出从11月1日起,对个人首次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的,契税税率暂统一下调到1%。
此外,通知还明确提出,对个人销售或购买住房暂免征收印花税,对个人销售住房暂免征收土地增值税,地方政府可制定鼓励住房消费的收费减免政策。
央行10月8日晚间宣布,从2008年10月1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并且从2008年10月9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业界人士多数表示这对房地产市场是较大的利好。
9月中旬起,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央行两次降息,传递出救市信号。从最初的中央政府默认地方政府救市,到国家发改委肯定各地的救市行动,如今,全国各地的救市活动已如火如荼。政府救市的决心已是毋庸置疑。那么,政府还有什么救市“良药”呢?
应对金融危机 中国十大措施保障经济平稳增长
11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措施。
在这次部署的十项措施中,第一就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对廉租住房建设支持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
11月1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决定,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做好七项工作,努力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七项工作重点包括:一、加大投资力度和优化投资结构;二、着力扩大消费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三、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四、努力保持出口稳定增长;五、着力提高企业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六、认真做好金融财政工作;七、积极推进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改革。
政策频繁出台 带来什么利好?
自救楼市以来,房贷细则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房价下滑趋势会有所改变吗?房贷细则的出台对消费者的影响有多大?房价降到什么水平,观望者才会出手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