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新房成交量仅微幅下滑5.6%
根据世联地产的监测数据,从上周整体成交情况来看,深圳一手房市场共成交623套,较前周有小幅下滑,环比下降5.6%,同时成交均价为13617元/平米,较前周略有下调,环比下降3.2%。上周,一手房关外成交量较大,成交433套,占全市总成交量的69.5%;关内成交190套,占全市总成交量的30.5%。从各片区的成交状况来看,关外的宝安区以成交287套保持第一,占全市成交量的46.1%;在均价方面,龙岗区以7738元/平米的均价成为全市最低。
中国指数研究院深圳分院发布的更为详细的数据显示,本周全市商品住宅成交总套数为623套,平均每日成交89套,环比减少5.61%;总成交面积为6.52万平方米,平均每日成交0.93万平方米,环比减少1.02%;总成交金额8.89亿元,日均成交约1.27亿元,环比减少4.27%。本周成交量出现微幅回落。从每日成交情况来看,本周单日成交套数最高为232套/2.17万平方米,比上周单日最大成交套数多68套;本周单日最低成交套数为33套/0.35万平方米,比上周单日最小成交套数少7套。成交面积最高周日六为2.17万平方米,周四最少为0.35万平方米。从走势图可以看出,周六宝安部分楼盘热力劲销,直接拉升全市成交量。
价格方面,本周深圳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13617元/平方米,环比下跌3.28%。全市商品住宅成交均价环比上升的区域有福田区、南山区和盐田区,涨幅分别为8.55%、7.44%和24.65%,这三区主要因为成交结构的变化导致价格上涨;全市商品住宅成交均价环比下跌的区域有宝安区、龙岗区和罗湖区,跌幅分别为9.23%、9.83%和11.66%;宝安、龙岗两区部分在售楼盘继续调低促销价格,再加上这两区成交量大比例增长,对拉低全市成交均价起到一定作用。
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受新政影响,看房客户签约意向不高,导致上周的成交量有了一定下降幅度,开发商在楼盘促销上也进行了收缩。还有部分开发商不顾成交量的萎缩,而逆市提价。对此,美联物业(深圳)市场研究部王军鹏表示,中央之所以出手救市,是缘于市场成交清淡,而不是因为价格趋低,然而从政策出台前后一周的表现来看,市场反映与政策本意背道而驰。购房者在经历2007年的楼市过山车后,较之前要理性许多,在宏观面没有好转的情况下,购房者断然不会贸然出手。楼市恢复的惟一指标就是成交量。供应方若借口政策利好而提价,则政策效果将大打折扣,购房者错过前几年入市时机,也不会急于此时出手,从而使成交继续萎缩,这将迫使中央出台更为优惠的政策。尤其在降息预期的前提下,购房者更没有大举入市的理由,所以供应方的热情或许是其“一厢情愿”。
二手房成交下跌近5成
在二手房方面,美联物业成交数据显示,上周深圳市二手房均价为12388元/平方米,环比下降7.53%,从二手成交个案看,价格正趋于稳定,变化浮动范围不大。
但是,二手房成交在上周下跌幅度较大。受即将出台的调控政策影响,上周楼市观望气氛浓厚,成交量下跌明显,全市共有446套二手房成交,环比下跌45%。六区成交量都大幅下降,其中南山区上周二手房成交61套,环比降幅为61%,为六区之最。表现最好的区域为福田区,共成交二手房125套,成交量居六区之首,环比减少38%。罗湖、宝安、龙岗环比分别减少49%、26%、45%,盐田上周无成交记录。
“二手房业主抱有很大的幻想,许多业主撤下以前的挂单希望新政出台后能够返价。”中原地产宝安区总监郑昌洪表示,在新政出台前出现了两例业主“返价”的情况,因为之前买家“砍价”太多,卖家如今想要等交易税降低后,把节省下来的税费算到房价中,总价卖贵几万元。同样情况并不少见,布吉片区中介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位二手房业主听说降低了契税和印花税等,认为政府救市房价必涨,迅速将单价5850元/平方米的房子调高至6150元/平方米,导致原本已达成意向的买家无奈放弃。
美联物业南山区总监孟祥义向记者表示,在二手房交易中,由于缴税是以房产证上的买卖价格来计算的,所以90平方米的二手房价格往往只有60万左右(三四年以前),实际上,最后能节约下来的税费只有60万×(0.5%+0.05%)=3300元。“相对于动辄几十万元的总房价,这节省下来的两三千元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对二手房市场影响不大。如果要见效,减免营业税会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