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构观点
政府救市,购房信心回归中
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最新房价调查结果显示,10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涨幅掉至1.6%,已经接近回到去年水平。值得注意的是,上海新建住房价格指数99.7,同比去年下跌0.3%,成为了继深圳、广州之后,第三个新房价格跌破去年同期价格的一线城市。
房价的理性回归既成事实,政策导向则十分明确,全力支持老百姓自住性质的购房消费,由此导致的市场变化显而易见,大型城市的成交主力越来越向中低总价住宅靠拢,“改善型”的高档住宅虽不乏需求者,但是在目前金融市场动荡不安的大背景下,持币无疑比消费可靠,较之对住宅本身有着刚性需求的老百姓来说,高总价物业的消费者有着更多的理由继续观望。
这一现象从最新数据中也得以体现——10月份上海内环新建普通商品住宅成交量为11.29万平方米,仅为9月份的50%左右,成交均价更是下降了271元/平方米,而中外环的普通住宅,虽然总体成交量基本持平,但依然不乏部分市场亮点。
作为国内一线的超大型城市,住宅需求不可能泯灭,泯灭的只能是人们的信心。购房者更需关注的,是房价回落,是否达到心理承受度。从近期外环周边部分楼盘的热销来看,局部地区的价格回落已经成功引发了购房行为,未来将有更多的楼盘尝试“探底”。
税费成本的降低,对于二手房市场也是一个重大的利好消息。有效扩大了二手房业主的利润空间,或者说降价空间。一、二手市场的共同复苏,才是房地产业界期待看到的结果。
综合来看,下一阶段的总体走势,将受到市场、政策、乃至国际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随着主力需求面的变化,房产市场的格局也必然会随之重新洗牌。当然,利好信息已经放在眼前,消费者的信心将在何时全面恢复,说法不一。但应该看到政府的救市态度,前景无疑是正面的、良性的、令人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