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观众朋友您好!欢迎收看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正在为您直播的特别节目《直击华尔街风暴》,今天演播室我们请来的是中国城乡建设经济研究所所长陈淮教授,陈教授,您好!
陈淮:您好!
主持人:我们都注意到,现在大家都在说各级政府终于开始救市了,很多媒体也在用拯救楼市这样的标题,我不知道陈教授,在你看来用救市这个词来描述现在各地出台的政策是否合适?
陈淮:我想救市呢,媒体把美国对它的金融市场的一些措施的概括,用到中国房地产市场上,刚才主持人所描述的这些政策,我看不出有任何救市的含义,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归纳起来,一个是加大对廉租房这种保障性用房的政府投资力度,通过加大政府投入,带动国民经济的投资力度加大,投资规模上升。
第二个,你看到的都是支持那些迫切需要改善住房的中低收入群体优先改善住房,人们在住房需求中可以分四个层次,脱困型、改善型、享受型、奢侈型。前两个层次都是基本需求,所有的政策都是支持老百姓优先改善住房这两个基本需求的层面的,我们从所有的政策性中没看出一条放松了对奢侈性需求的约束,没有一条鼓励投资性、投机性的需求,没有一条减免了房地产商、开发商的金融责任、风险责任,所以我看不出有什么救市的说法。
主持人:如果不用救市来描述,您会愿意用哪个词来描述?
陈淮:最准确的就是宏观调控,宏观调控就是负责总量平衡关系的一个政策,供不应求的时候,有可能引发通货膨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抑制需求。供大于求的时候,我们叫刺激需求。供不应求的时候,我们可能要抑制一下需求,供大于求的时候,我们要提升一下有效需求,使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关系、总供给和总需求尽量达到一个平衡。
实际上,背后不仅仅是买和卖的关系,还有一个第三者,这个第三者就是我们通常说多少价钱的货币,币值的稳定。
主持人:现在很多政府部门出台这些政策的同时做一个解释,说现在是支持居民购房,但不是在维持高楼价,这句话应该做何解释?怎么来理解?
陈淮:我刚才已经解释了这个,我们看不出这里有什么维持高楼价的问题,让老百姓更便宜地买房,怎么是维护高楼价呢?这两个逻辑怎么建立起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