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1月至10月全国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为99.68,自2003年以来首次跌破100。该指数值高于100为景气空间,低于100则为不景气空间。
数据显示,10月份国房景气指数比9月份回落1.47点,比去年同期回落6.06点。这是今年该指数的连续第11个月下滑。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资金来源、土地开发面积、房屋施工面积等分类指数均比9月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尤其是商品房销售面积大幅下降,商品房空置面积快速增加,个人按揭贷款急剧下降。
■地方政府助推房价,明显与中央唱对台戏
这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直接表态:要认真落实差别化的税收信贷政策,鼓励和支持合理的住房消费。在中央统一政策下,各地要因地制宜采取收费减免等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要鼓励中低价位、中小套型住房建设,加快发展二手房市场和住房租赁市场。同时,要积极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主动应对市场变化,合理调整价格,促进交易活跃。
明显地,中央对于地方政府“直接救房地产”的做法表示不满的同时,用明确的“指示”予以纠正,这也验证了日前姜伟新所讲,要给地方政府一些“空间”,出现问题及时调整。
上周,深圳作为这次最为引人注目的城市,对于房地产市场市领导直接表态不救市,房地产价格应声下滑。而各地救市的同时,房地产市场的“胶着状态”随即发生,一部分开发商不降价反而涨价:根据国家发改委最新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9月上涨1.6%,涨幅比9月低1.9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3%。新建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8%,涨幅比9月份低2.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3%。与此同时,与一部分“识时务者”的开发商的降价行为形成抗争之势。这与地方政府的“直接救市”所作所为有极大关系。
■地方政府直接救市,凸显地方政府“小九九”
最为不可思议的是,当中央政府出台“大救市”方案不到24小时(只有直接救市才能这样快),像上海等地政府就出台洋洋洒洒的救市大论,不能不让人们感觉,地方政府这与的“救市方案”与“细则”是否经历的深入的研讨,戴欣明认为肯定没有;是不顾当地经济发展与平衡的想当然的做法,更想钻国家空子的行为,在这样的状态下,一些开发商认为又有了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