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房地产市场是‘开发商硬撑、百姓死磕’。”中华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说。她指的就是房市交易大幅萎缩,消费者持币观望,房地产商资金紧绷。
进京创业者:价格太高,现在也只能“死磕”了
“我肯定是最希望房价下跌的那类人。”26岁的彭先生在北京从事IT工作两年了,他和目前在公司做文员的女友从大学开始交往至今已有五年,两人都觉得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所以从2007年初就开始四处考察并准备买房。
因为彭先生的工作地点在北京海淀区,他和女友决定在清河附近买房。2007年4月,两人相中了一套单价9000元每平方米左右、总价约87万元的二居室。“当时快五一了,趁长假回家一趟,把楼盘广告、户型图什么的拿给家里人看看,大家好好商量一下,所以当时没有马上买房。”彭先生说,谁知道在5月下旬决定买房的时候,打电话一问,涨到1万元每平方米了,一个月时间,总价涨了近10万元。
“多用10万元买房,我们心理当然不平衡,10万元呀!我俩要捂紧口袋攒两年才能有这个数!”彭先生的女友对记者表示,宁可不买也不吃这眼前亏。于是,两人又开始寻找别的楼盘,但要么位置不好,要么价格太高,一直拖到今天。
“我们刚工作时还经常聊买房的事,后来基本上都不谈这个话题了,因为大家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在北京靠自己买房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彭先生的女友说,她公司的很多同事也都满腹牢骚,为什么不早出生几年?为什么在他们买房的时候房价这么高?
“如果房价能够跌到心理价位,肯定会买房,毕竟拥有自己的专属空间是他和女友的心愿,目前楼市处于‘敏感期’,仍然坚持选择观望,以不变应万变吧。”彭先生无奈地笑着说。
北京小白领:鱼翅很多,盒饭太少!
从2005年年初至今,北京户口的小白领郑女士就一直在看楼盘准备购房,但依然没有买到合适的房子。因为不断地看房、不断地“买不着房”,她和她的先生为此越来越烦心。
90平方米以内的两居室;东四环总价不超过90万元、五环以内不超过80万元。“我们两个人加起来月收入近8000元,手中的存款有10万出头,在北京怎么也算得上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了,怎么在四五环内就愣是买不到房?!”郑女士感叹说:“转了一圈也没碰上一套合适的,连五环外都一万多,现在北京的房子真是鱼翅多,盒饭少!”
记者了解到,最近一段时间,北京市房地产市场政策暖风频吹。除北京市11个部门发布的《关于促进本市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外,此前,北京市已宣布将公积金贷款上限从60万元提高到80万元,仍然是全国公积金贷款限额最高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