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凹的,中国房价是凸的。”
——《北京晚报》2008年11月24日经济评论
今天的世界,特别是商品价格,在我看来既不圆也不平,而是跌的,是缩的,是绿的,总之是凹的。
20日,有一家名为世邦魏理仕的所谓国际物业顾问公司发布《全球商铺租金调查报告》,声称65%的城市商铺租金上涨。目前,北京商铺租金为每年每平方米2264欧元(相当于22640元人民币),全球排名第32位。在北京,有一平方米商铺,年收入比全国城镇居民一年的收入还高。不是房价太高了,就是居民收入太低了,二者必居其一。
同一天,中国房地产协会联合国家统计局发布《2008年前三季度中国房地产市场研究报告》,其中称:北京房价依然高位运行,涨幅略有提高。调查还显示,与二季度相比,认为“房价太高,负担不起”的居民比例下降了10.79个百分点,反映出目前居民对北京高房价的接受程度缓慢提高。
读这两份报告,我简直看不出开发商喊“救市”的半点理由,房价越涨,认为“负担不起”的居民比例反而下降了,这是从什么地方统计来的10.79个百分点。如果不是报告人的精神出了毛病,我大概该去精神病院好好自查了。
“目前的房地产市场是‘开发商硬撑、百姓死磕’。”
——中华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
聂梅生指的就是房市交易大幅萎缩,消费者持币观望,房地产商资金紧绷。“已有不少企业开始借月息6至7分的高利贷度日。”聂梅生认为,对地产行业来说,比房价下降更可怕的是交易量大幅下跌。如今央行大幅度降息,聂梅生期待这一政策能推动房市的回暖。
聂梅生表示,北京自住型购房需求还有很大空间,基本上将去年非理性炒房的泡沫挤出来了,房价已经开始回到理性状态,目前正是自住型购房的好时机:“由于不少居民住的还是50平方米至60平方米房改房,北京自住型购房空间比上海大,刚性需求没有完全释放。”
“政府做政府的,市场做市场的。”
——江苏省建设厅厅长周岚
周岚表示:从长远来看,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远远还没有结束,还有很多的城市化人口要流入城市,这本身就产生了很多刚性的需求。而这个需求是确确实实存在的,现在就看这个需求要用多长时间来完成,要通过什么方式来完成。
因此我觉得这种趋势就可以保证房地产稳定上升的发展态势。
我对住房保障政策的解读是:让政府做政府的,市场做市场的。目前,政府非常重视弱势群体基本需求的保障,出台了廉租房制度、经济适用房制度和限价房制度。但另一方面,要让市场做市场的,让自己买得起商品房的人走商品房的道路。
我认为房地产市场必须调整。大家出于某种预期,当房地产市场在供不应求的阶段时,这种趋势本身使得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因为这不仅是刚性需求,投资需求也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