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央行再度降息,成为近10年来一次最大幅度降低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消息一出,市场反应强烈,不少买家开始忙于计算自己的月供将要下降多少,一些市区楼盘的看楼客也明显多了起来。而另一方面,许多买家对央行的连续降息表示并不感冒,表示楼价高企才是买楼的最大障碍,光是降息,还不足以打动他们。
降价降息两架马车拉动楼市
今年年度均价或比去年微涨
在海珠区某楼盘售楼部,前来看楼的马先生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开发商都不肯在价格上有所让步,国家也鲜有楼市调控政策出台,甚至还不断传出要继续打压楼市的消息,这让他非常迟疑。现在政府救市,开发商也在价格上有了很大松动,几方面的利好让他非常心动,感觉年底可能是个不错的买楼时机。
计划购买一套改善性住房的李女士则表示,由于自己并不属于房贷首付降低的范围,因此之前的新政对她直接影响不大。但几次降息对她减轻月供负担还是很有帮助。“原来我计划把旧房子卖掉再供新房,但降息以后月供少了,所以就考虑两套房子一起供,住新房还可以把旧房子拿去出租。”李女士认为,开发商和政府在减轻购房压力上都有所作为才能为买房者带来信心。
珠江新城某盘负责人分析认为,央行连续降息,尤其最近大幅度降息,房贷利率大幅下调,是通过降低贷款买房者的利息负担即降低购房者的金融成本而刺激房地产市场成交。房价降价,是通过降低消费者的购买价格、降低购房者的置业门槛而刺激房地产成交,二者均有利于扩大市场需求、推动房地产成交。
今年年度均价或比去年微涨
据了解,尽管今年广州楼价持续走低,但由于楼价依然在高位运转,年度均价可能保持上涨态势,月度均价则可能同比下跌三成。
今年1月-9月份,广州楼市平均房价依然维持在9475元/平方米的高位,比去年年度均价8599元/平方米高出10%,比今年9月份的单月均价8244元/平方米高出15%;而从月度均价来看,9月的均价与去年10月最高价位的11574元/平方米相比,下降28.77%。因此,今年很可能会出现年度均价与去年持平或保持微涨的态势,而月度均价却出现同比大幅下降的局面。
楼市专家韩世同分析说,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是去年楼市均价呈现翘尾状态,而今年均价则呈现掉尾状态。2007年虽然年度均价为8599元/平方米,但年底的月度均价都在1万元/平方米以上的高位,最高的10月均价高达11574元/平方米,比年度均价高出近35%;而2008年前8个月的月度均价都在9000元/平方米和1万元/平方米以上,直到9月才回落到8244元/平方米,1月-9月合计的平均价还处于9475元/平方米的高位。即便年底三个月成交均价低于8000元/平方米,估计也很难将年度均价拉低到低于上年8599元/平方米的水平。
不过,由于降价的趋势还将持续,明年楼价依然将呈现下降态势。近日发布的中国社科院2009年《经济蓝皮书》就指出,短期内房价下调将成定局,预计2009年房地产市场将步入较长时间的调整期,需求方短期内难以走出观望。该蓝皮书指出,2009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将会迎来一轮“洗牌”,在供需双方作用下,房价面临进一步回调。
赞
降息效应
比降价更正面
对购房者而言,本次降息在前三次降息的基础上又进一步降低了供楼的利息负担,减轻了购房的成本。有人计算:以贷款50万元、期限20年、等额本息为例,如果执行0.7倍的优惠利率,降息前月供为3310.8元,降息后月供为3105.3元,每月节省多达205.5元,总利息能减少近5万元。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对于降息,开发商普遍表示欢迎,认为降息可以减轻贷款买房者的金融成本从而降低将来的供房压力,对促进房地产市场成交有着比较正面的影响。而对于降价,一些人则担忧会影响楼市预期,造成更大规模的崩盘。
有地产人士分析指出,基于目前的房地产实际情势、大多数房地产价格依然过高而言,合理地降价能促进房地产成交。而之所以有人认为降价可能打击消费者的信心反而不利于楼市复苏,主要是从消费者关于房价走势预期和消费者心态来考虑的。但在目前房地产市场实际情势下,房价向下的走势已经在消费者中形成了共识。但也需要防止出现房价非正常下降的可能。否则,同样也将可能给房地产市场形成灾难性打击,不利于恢复房地产市场信心,不利于促进房地产可持续地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