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开发商突围乏力
★本刊记者/杨正莲(发自上海)
与北京市场不同,上海低迷的市场并没有明显回暖的迹象。
房产商资金链接近崩溃
53岁的包工头祝利民几个月以来一直在做一件事情:追讨工程款。
11月27日晚五点半,《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如约在上海浦东见到祝利民的时候,他抱歉地解释,马上要去松江区见一个项目经理,希望能要回一些工程款。
就在一个多小时之前,他刚刚从浙江嘉兴赶回上海——得知该项目经理今天在嘉兴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追了过去。没有见到要见的人,祝利民把赌注押在了当晚的会面上。
这只是祝利民追讨工程款过程中再普通不过的一天。从今年7月份开始,追讨开发商欠款就是祝利民最重要的工作。这期间,他没有承包任何新的工程项目。以前他的项目总是一个刚做完,另外一个马上又跟着来了。
促使他把主要精力用于追回工程款的诱因,是6月份结束的一个地产项目工程款到位异常艰难。
祝利民从2007年12月份开始,给上海富力湾项目做小区道路施工。
这是一条约850米长、14米宽的小区道路,包括一座桥和一些污水管道。工程总造价约850万。“本来我们去做的时候就是自己先垫款一个月,约定按照工程进度月付70%的款项。今年2月份之前还好,过了3月份就付得很少,钱款批下来得很慢。”完工5个月了,祝利民说他要回来的款项只有四五百万。
施工高峰期,祝利民手下有八九十个工人。这就意味着,目前至少有八九十名来自四川、河南、安徽、江西等地的农民工等着祝利民发放工资以备回家过年。
“他们本来是很有钱的,去年买了不少地,大量囤积土地,现在房子卖不动就没钱了。”喜欢做高速公路、市政道路施工的包工头祝利民,试图证明自己当初接下富力湾小区项目是经过慎重考虑的。
祝利民的遭遇和富力地产的破产传闻不谋而合。据年报显示,截至2007年底,富力的资产负债率已经达到76.57%,而资产负债警戒线为70%。
2008年的中报显示,截至6月30日,富力地产银行借款总额约为206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的短期借款为80.73亿元,长期借款为125.16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139.4%;富力地产还有88亿元的土地出让金未支付,其中下半年要支付38亿元,但持有的现金却只有19亿元。粗略统计,富力地产至少身负300亿元巨债。
富力地产只是开发商资金链接近崩断的一个缩影。“基本上所有的上市公司都被套牢了。”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房地产业内人士总结说。
一个指标是,胡润排行榜的房地产精英数量迅速减少。今年跨过40亿元房地产富豪榜门槛的只有52位,总财富为4509亿元,平均财富87亿元,比去年减少了44%。其中,身价百亿元以上的房地产企业家有17位,比去年减少9位。
蝉联房地产首富的碧桂园杨惠妍曾是去年的中国首富,今年一年内,其财富减少了1025亿,缩水近75%。
不惜血本融资
银行一度可以提供房地产行业超过七成的资金,但是,今年银行发放贷款的力度减弱。上海银监局统计显示,今年前三个季度,上海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量逐季下滑,并于第三季度首次负增长28.8亿元。相应地,个人住房贷款大幅回落。10月上海中资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减少21.1亿元,同比多减71亿元。
相关银行负责人此前对媒体表示,银行业普遍不看好地产行业,即使政策面银根松动,商业银行对地产商仍然会惜贷以规避风险。《中国新闻周刊》接触到的银行内部人士也表示,目前针对房地产行业的贷款并没有实质性改变。
“银行贷不了款,资金链就断了。房子卖不出去,又跟不上工程款,延迟交房的面临违约风险。有些开发商不敢做按揭,不做按揭就更卖不动了。这样就进入一个恶性循环,现金流断掉了。”前述业界高管这样分析房地产行业的困境。
此时,股权转让和资产转让也成了融资变现的重要方式。来自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的数据显示,10月份,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最大的三个挂牌项目均为房地产企业,分别为上海益流置业发展有限公司100%股权、上海南利置业有限公司100%股权和上海金农置业发展有限公司100%股权及10915.8万元债权,挂牌金额分别为36168万元、23500万元和21678.5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