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显然不是地方政府对于房地产现状感到焦虑的全部原因。据公开资料显示,长沙市政府2007年的地方财政收入262.52亿元,其中1月至11月地税收入为115.9亿元。国有土地出让金方面,2007年长沙市土地拍卖总价格为206.3亿元,即使考虑开发商支付土地出让金时间滞后的问题,长沙市政府在2007年的土地出让金收入至少也应该是数十亿元。
据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平新乔教授的研究,2004年“土地财政”收入占中国地方政府可支配财力的34.5%。普遍认为,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中,有超过1/3的收入来自国有土地出让金以及与房地产相关的各种税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地方财政是这一轮持续5年的房地产价格飚升市道中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房地产市场低迷,让地方财政失去了最重要、最稳妥的一块收入来源,这样的局面无疑让许多地方官员感到了某种不安。
救不起的市场
“新政策主要是起一个导向作用,很难说它真正有多大的作用,只是表明政府的态度,提升市场的信心,其实契税由2%改为1%并没有太大的实际作用,最关键的是市场信心。”胡汉清一再强调恢复市场信心的重要性。
但在全国房地产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长沙市政府的救市举措取得的效果似乎并不明显。长沙市房屋产权管理局的数据显示,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长沙市商品住宅期房共成交7.06万平方米,较去年的15.07万平方米相比,下降了8.01万平米方,接近去年的一半。9月长沙商品住宅期房每周成交量均高于10万平方米,十一黄金周成交不增反减。 在具体成交量数据上,呈现出整体下滑趋势。去年同期全市共成交1277套,今年则为706套,较去年减少了571套。
在长沙市河西大学城南面的一个楼盘,一位冯姓工作人员告诉《新世纪周刊》,国庆黄金周期间其项目的销售量在长沙市排前十位,“总共卖了16套房子。”冯说。
为了保持销量,冯的公司可谓想尽一切办法,项目一期开盘的时候,单价被定在了3600元,比周围的楼盘都要低上一成左右,而且推出了更加优惠的团购。现在二期的楼盘被推出后,由于周围楼盘价格下降,公司又祭出了打折这一法宝——九折优惠。开学后,公司还专门出台了针对高校老师的销售活动,也取得了一些效果。“现在公司每个月能卖出10多20套左右房子,比起很多楼盘来好了很多。”
在城市北边的浏阳河和湘江交汇处的新河三角洲,作为将在2009年前建成以博物馆、图书馆、音乐厅“两馆一厅”为标志性建筑的城市地标区。北辰实业当初以92亿元天价拍得的“中国地王”地块只做了地面的平整,从高处望去,只看到一片黄褐色的土壤湮没在蒙蒙细雨中。一台挖掘机孤零零地平整着地块边缘的沟壑,除此以外,看不到任何基建施工的迹象。
紧挨着“地王”的,是一个名为湘江北尚的楼盘,在07年行情火爆的时候,项目二期的200多套房源刚一推出,就被600多VIP客户抢购一空,当时的均价是4600元。但由于市场转冷,年末推出的三期楼盘遭到市场冷落,到今年国庆期间仍有大量房源未售出,而且销售价格一路下跌,北面朝向的户型单价已经降到了3900多元,比起当初开盘时5300元的均价有了很大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