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您的位置:首页 >>专题 >>新型城镇化的必经之路 >>
 
《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助推绿色城镇化

时间:2013-05-15  来源:建设科技  作者:

 
李铁:被误读的城镇化 2013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2013年4月29-5月5日 张家界城镇体系规划
难题与对策: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长沙天心城市设计
 
分享到: 更多

——专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巡视员武涌

2013年1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阐述了发展绿色建筑的重要意义,明确了发展绿色建筑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提出了发展绿色建筑的重点任务及保障措施,是指导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要文件,是对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具体落实,将有力地推动目标的实现,对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带来重要影响,对实现建设“美丽中国”,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3月13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巡视员武涌就《行动方案》的背景、目标、任务方案制定的思路、原则、方法、作用以及对绿色生态城区等概念的理解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对《行动方案》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与解读,使我们对方案出台的缘由、目标以及意义有了更加深刻、全面的认识。

契机与背景

记者:《行动方案》是在怎样一个契机与背景下提出并制定的?

武涌:《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缘起是九三学社中央向国务院提交的一份报告,这份报告主要阐述我国如何抓住城镇化这一机遇去推动绿色建筑。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这份报告作出了重要批示。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按照温家宝总理的批示精神,开展了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制定工作。我们不断学习、理解温家宝总理的批示,认真反思了我国在城乡建设模式上存在问题,比如说《行动方案》中提到的“城乡建设的模式粗放,能源消耗高,利用效率低、重规模轻效率、重外观轻品质、重建设轻管理”的三重三轻问题,建筑使用寿命远低于使用年限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经过反复调研、征求相关部门、地方、专家意见,最终形成了目前印发的《行动方案》。

在《行动方案》制定过程中,住房城乡建设部和财政部领导专门就如何落实温家宝总理的批示、抓住城镇化机遇发展绿色建筑作了报告。国务院领导又作了重要批示。可以说,《行动方案》是在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推动我国城镇化绿色转型的大背景下制定出台的。

目标与思路

记者:那么,贯彻落实温总理的批示,是依据怎样一个思路或者原则来制定《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总目标的?

武涌:我们在学习、理解温总理批示的基础上制定行动方案,首先就是要制定目标。在方案里提出的目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新建建筑。城镇新建建筑严格落实强制性节能标准,“十二五”期间,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到2015年末,20%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二是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十二五”期间,完成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4亿平方米以上,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5000万平方米,公共建筑和公共机构办公建筑节能改造1.2亿平方米,实施农村危房改造节能示范40万套。到2020年末,基本完成北方采暖地区有改造价值的城镇居住建筑节能改造。

对于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如何发展绿色建筑,我们的基本思路就是如何通过发展绿色建筑去推动城镇化的绿色进程,或者叫绿色城镇化进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推动绿色建筑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过去只关注单体建筑向更多地关注绿色生态城区及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转变;二是从过去只关注新建建筑向关注新建建筑与既有建筑统筹考虑转变,即逐步从控制增量向调整存量转变,三是从过去只关注城市向关注城乡统筹转变。第二,解决绿色建筑的发展动力机制是什么?我们研究考虑就是从政府主导为主向政府引导、市场推进转变。第三,从管理方式上怎么转变?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历来关注的是建筑工程的规划建设阶段,要按照国务院领导的要求,逐步建立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体系、机制。以上就是我们的基本思路。

绿色生态城区建设

记者:《行动方案》提出了十大重点任务,其中提到要支持绿色生态城区建设,请问这一概念如何理解?

武涌: 从政策上讲,此前财政部和住房城乡建设部于2012年4月出台的《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财建[2012]167号文)明确提出了两项激励政策,一个是关于高星级单体建筑的财政奖励政策,另一个就是支持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的政策。那么怎样去推动绿色生态城区的发展?为什么我们要关注这个点呢?

我们研究了中国30年来城市发展的模式,绝大多数都是依托原有城市建新区。那么在未来城市化绿色发展进程中,如何让这些城市新区按照绿色、低碳、生态的要求去建设是个关键点。

“十一五”期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各地已经做了大量探索:包括我国政府与新加坡政府合作建设的天津中新生态城;与瑞典政府合作建设的江苏无锡中瑞生态城;与德国政府合作建设的青岛中德生态城等。在这一系列国际合作中,我们借鉴国外经验,结合中国国情,探索绿色生态城的方式来推进新区建设,获得了很多经验。而167号文也为制定此次《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打下一个好的基础,所以在这个方案里才提出了支持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的问题。

这里一定提醒大家要关注我们为什么提出“绿色生态城区”,这一概念指的是什么?什么是绿色生态城区?简单归纳为三句话:就是规划绿色化,基础设施绿色化,单体建筑绿色化。能够体现这“三化”的,我们就把它叫做绿色生态城区。

规划绿色化——在规划绿色化里分以下几步:一是制订了碳排放基线、空气质量基线、水的质量基线;二是制订指标体系,包括经济、社会、资源消耗、环境能耗等几个方面的指标体系;三是能不能按照这些指标体系引导整体规划的编制,包括从总体规划到详细规划到修建性规划;四是能不能通过土地出让的转让落点。能够做到这些,那么第一个环节“规划绿色化”就解决了。

基础设施绿色化——包括能源、市政、交通等基础设施如何按照绿色、低碳理念去规划建设。如绿色交通的问题。目前我国城市交通体系的构建仍然是以车为本的交通模式,能不能扭转到以人为本的绿色低碳交通体系。那么什么是绿色低碳交通体系?它的第一个特征就是能不能以人为本。绿色出行要达到多少比例。那么怎么能满足绿色出行?就是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公共交通为主体,慢行交通为补充(即自行车交通,人行交通等)。我们打造的绿色生态城区,包括去年住房城乡建设部批准的首批八个绿色生态城区都具备这些特征。单体建筑绿色化——在绿色生态城区里,要求所有的新建建筑必须达到绿色建筑一星级的要求,30%的建筑不得低于二星级的要求。所以我们要通过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来引领我国城镇化的绿色进程。

另一个是关于单体建筑的政策。对于单体建筑,重点工作在哪里呢?要市场及老百姓做的事,政府要先率先执行。因此《行动方案》要求,从2014年开始,政府投资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第一类是公益性建筑,包括医院、学校、博物馆、体育馆等。第二类是保障性住房,既然绿色建筑具备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及环境友好等特点,舒适性、健康性又好,那么好房子就应该优先提供给低收入的人群去住。因此我们提出了要求,省会以上城市的保障房要优先建成绿色建筑。第三类是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大型公共建筑,比如宾馆、写字楼、车站、机场等。

记者:目前我们推动绿色建筑的整体环境还比较弱,比如老百姓的意识、接受能力以及设计能力、检测能力等还跟不上,请问如何加强我们的能力建设?

武涌:当然,我们也考虑到老百姓的意识接受能力问题,还有设计能力,检测能力等,这些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为此我们打算用两个五年计划去实现。我们准备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十二五”期间通过自愿加强制的方式,有的放矢地推动。强制指的是老百姓的保障房要优先建绿色建筑,自愿指的是市场开发是自愿建绿色建筑。通过五年计划形成推动能力,凝聚全社会的意识,逐渐具备全面推动的条件。那么下一步“十三五”期间,政策就要转变了,变为强制加自愿,即所有的新建建筑全部达到绿色建筑的标准,那时的重点是提升绿色建筑的性能。一星级绿色建筑都得要求做,高星级的绿色建筑自愿做。通过以上两个五年计划,最终要实现节能建筑向绿色建筑的转变,实现单体建筑向区域推进的转变,从而推动中国城镇化进程的绿色化。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记者:对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下一步将采取怎样的方式与措施来推进?

 
上一页 页码:[1 2 >>] 下一页 共2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更多关于 《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助推绿色城镇化 的资料
· 上海市城乡规划条例 [2013-08-15]
· 24个省会规划新城 总面积超4600平方公里 [2013-08-15]
· 时事评论:中国不宜建大量小型工业城市 [2013-08-15]
· 中小城镇建设难题:把好气象灾害防御关 [2013-08-15]
· 勿“挡海”不“遮山”如此城市规划很人性 [2013-08-15]
 
热点专题

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道

进行中的“京津冀一体化

智能交通让城市发展更美

楼房坍塌,“快餐式建筑
行业人物.
学术论文
电子图纸
工程案例
丹佛艺术博物馆住宅
The Museum Residences是由美国著名建筑师Daniel Libeskind设计的。… [详情]
软件下载
考试信息
规划论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指定合作网站   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官方网站
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CSUS)  承办: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Add to Google
Copyright ©2007-2009 CITYUP.ORG.All Rights Reserved.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附楼312室(100835)
联系信箱:cityupcityup.org  传真电话:010-88585380
服务热线:010-88585610/11/12转803  QQ:325178919  325178913
版权所有: 都市世界-城市规划与交通网
京ICP备12048982号-3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0994号
关闭欢迎关注都市世界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