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馆临时化”是伦敦奥组委为打造绿色奥运而设计的一个新理念。英国可持续建筑设计专家、伦敦奥运技术发言人朱利安•萨瑟兰在阐述这一理念时说,设计绿色的可持续临时场馆,对他和整个设计团队来说都是一大新挑战。与永久建筑不同的是,临时建筑要坚持可持续原则,事先必须对建筑材料进行严格筛选。要尽可能多地就地取材,尽可能少用建筑材料,尤其是要避免或减少使用不可替代、不可再生的材料。从最初对奥运场地的土地调查、土壤污染净化,到临时场馆的设计,这一理念贯穿于伦敦奥运场馆的总体设计中。
考虑到国土面积、人口、经济状况、运动场馆赛后使用率等诸多因素,临时场馆对于2012年伦敦奥运会是最绿色、最省钱、最实用的高效选择,而临时场馆所体现的绿色、可持续建筑设计理念,无疑将成为伦敦奥运更宝贵的遗产。
节能环保一以贯之
从奥运场馆的细节,我们也不难看出英国人在节能环保方面确实下足了功夫。
置身于奥林匹克公园内的自行车馆几乎全部用木头材料做成,包括里面的自行车道和弧形的外表。正是覆盖弧形外表的木镶板将光线反射在室内光滑的跑道上,使整个场馆内人工光源的使用率降到了最低限度。同样得益于木镶板的覆盖,这个拥有6000个常设座位的场馆可以不依赖于空调设备而实现自然通风。独特的雨水收集系统也减少了冲洗厕所和地面灌溉的用水需求量。
同样,手球馆屋顶上的照明管可以减少40%的电力花费,手球馆外部构造的镶板部分来源于回收铜,所用的部分建筑砖则来自于建筑尘土。
伦敦奥运会的污水处理设备成为英国最大规模的污水处理系统。正是因为循环用水,奥运场馆才可以在伦敦实施灌浇禁令时,依然“我行我素”地浇灌草坪。
奥运赛事结束后将成为伦敦地标性景观的“轨道塔”虽然造价不菲,但其建设材料中60%都来自从世界各地回收来的钢铁。位于奥运公园的湿地公园更是清洗了数百吨有毒土地后才重新建立起来的。
无论场馆临时化,还是一贯的节能环保,都体现了伦敦奥组委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正如伦敦奥运会可持续发展总监奈特所言,绿色是个广义的概念,“可持续”更多地意味着行动。在全英20家主要建筑商两万多人和世界顶级设计师的辅助下,他们“在每个环节上都在落实可持续的观念,很多创意的点子甚至是一线工人想出来的。”奈特强调。
此外,如何让观众获得最佳观感也是奥运建筑设计者考虑的重要问题。比如他们没有在“伦敦碗”内设立过多的私人包厢,意在使体育馆整体高度下降,让坐在最上面的观众也拥有更好的视野。同样,“海浪”游泳馆采用蓝白两色,用以吸引眼球;而游泳池两侧的座位,则利用自然光线形成的阴影,让坐在看台上的观众看不到另一边,进而把注意力集中到泳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