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在线6月30日消息:在不久前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与加拿大设计研究协会共同举办的中加(卑诗省)绿色建筑学术交流会上,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秦佑国教授提出应立足中国国情,因地制宜发展绿色建筑的观点。
逐渐发展中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建立
秦佑国说,现代建筑对环境问题的响应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太阳能建筑、节能建筑开始。随着人们对全球生态环境的普遍关注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广泛深入,其响应从能源方面扩展到全面审视建筑活动对全球生态环境、周边生态环境和居住者所生活的环境的影响,这是“空间”上的全面性;同时,这种全面性审视还包括“时间”上的全面性,即审视建筑的“全寿命”影响,包括原材料开采、运输与加工、建造、使用、维修、改造和拆除等各个环节。围绕推广和规范绿色建筑的目标,近年来许多国家发展了各自的绿色建筑标准和评估体系。如英国和美国都有自己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中国也在逐渐发展自身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当前对于生态建筑评估的三大主题为:减少对资源与环境的负荷和影响,创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与周围自然环境相融合。在生态住宅的规划上主要从五个方面着手:小区环境规划设计、能源与环境、室内环境质量、小区水环境、材料与资源。秦佑国认为,绿色奥运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北京曾向世界承诺,2008年奥运将践行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等单位在几年前完成了《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该《体系》针对北京2008年奥运会场地规划和场馆与运动员村建设分四个阶段:规划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运行阶段,提出绿色奥运建筑的评估标准和方法与程序。同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和其他一些单位完成了“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该项目由绿色建筑规划设计导则和评估体系、绿色建筑的结构体系与评价方法、绿色建材技术与分析评价方法等课题组成。目前,不仅这些课题取得了成果,同时,还对奥运工程实际项目进行了评估,据悉,目前已对35个项目,160万平方米的建筑进行了评估。此外,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已出台。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发展绿色建筑
“绿色概念,也就是可持续发展概念,本身就强调实事求是和因地制宜。此外,发展绿色建筑还应关注普通建筑”秦佑国提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人口数量巨大,国土与资源有限,所以在中国发展绿色建筑、制订标准和进行评估必须考虑中国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