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建设与监督检查
在制度建设方面,建立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制度。为规范绿色建筑评价工作,引导绿色建筑健康发展,建设部发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及《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启动了我国绿色建筑评价工作,结束了我国依赖国外标准进行绿色建筑评价的历史;建立了建筑门窗节能性能标识制度,为保证建筑门窗产品的节能性能,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建筑节能技术进步,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推进建筑门窗节能性能标识试点工作,建设部制定了《建筑门窗节能性能标识试点工作管理办法》;研究建立建筑能效测评与标识制度。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了《建筑能效测评与标识技术导则》、《建筑能效测评与标识管理办法》,建筑能效标识,是按照建筑节能有关标准和技术要求,对建筑物用能系统效率和能源消耗量,以信息标识的形式进行明示的活动。
此外,在监督检查方面,2006年11月28日至12月16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开展了全国建筑节能和城镇供热体制改革专项检查考核。内容包括全国30个省、自治区(除西藏外)、直辖市,5个计划单列市,26个省会(自治区首府)城市,26个地级城市建设主管部门贯彻落实国家建筑节能和城镇供热体制改革相关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及结合本地实际推进建筑节能工作的情况,以及抽查的610个工程项目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情况。2007年底,再次开展建设领域节能减排专项监督检查。节能减排专项监督检查主要包括建筑节能专项检查、供热体制改革专项检查、城市污水处理厂专项检查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管理专项检查。
在绿色建筑的科技创新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成绩。我国是世界上较大的建筑材料和建筑设备的出口国,玻璃、门窗、空调制冷设备、保温和装修材料中的许多产品都在国际市场份额中占据领先位置。通过发展绿色建筑,可以培育出一批与节能、节水、节材相关的新技术、新产品,一些关键产品通过技术创新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技术、产品的附加值,实现我国建设行业关联产业出口产品由劳动力成本优势向高技术优势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