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是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大户。推行绿色建筑理念,是建筑业转变粗放式发展模式,在建筑活动以及建筑物全生命周期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高效地利用资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实现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业内专家介绍说,我国目前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年建筑量世界排名第一。建筑业每年消耗大量能源资源,我国是世界第一大水泥生产国,同时却是散装水泥使用小国,目前水泥的散装率只有30%左右,同世界工业化发达国家水泥散装率90%以上的比例相差很大。袋装水泥需要消耗大量的包装材料,且由于包装破损和袋内残留等造成的损耗在3%以上,所以水泥生产和应用的高袋装率、低散装率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
混凝土是我国建筑业用量最大的一种材料。目前年用量已超过20亿立方米。混凝土搅拌与养护用水基本上都是自来水。假设每平方米混凝土搅拌平均用水为185公斤,年用水量就达到3.7亿吨,而养护用水又是搅拌用水的2倍至5倍。按全用自来水估算,年用水量达10亿吨,所以混凝土用水也是绿色施工中一个突出的问题。
建设部近日发布的《绿色施工导则》要求推广绿色施工技术,实施施工过程中的节能环保要求,对于改变粗放式施工,改变浪费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导则对绿色施工管理、环境保护技术、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如施工管理方面,要求组织管理要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目标;规划管理要编制绿色施工方案。
业内人士认为,我国绿色施工尚处于起步阶段,应通过试点和示范工程,总结经验,引导绿色施工的健康发展。通过试点示范,导则成熟以后才能上升为标准规范。标准规范带有法制性和强制性,施工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届时,我国工程建设水平将有一个质的飞跃,真正体现绿色施工的要求和发展绿色建筑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