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您的位置:首页 >>专题 >>“美丽中国”遭遇的不美丽困境 >>城市塌陷 >>
 
城市地陷为何频发

时间:2013-02-25  来源:辽宁日报  作者:

 
李铁:被误读的城镇化 2013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2013年4月29-5月5日 张家界城镇体系规划
难题与对策: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长沙天心城市设计
 
分享到: 更多

一些地区地表塌陷,甚至造成“走路死”“开车死”等惨剧。 8月14日,哈尔滨市南岗区辽阳街路面突然塌陷,4名路人坠入10米见方,深约10米的大坑,造成两死两伤;7月5日凌晨,长沙市湘江中路一路段突然塌陷,一辆经过的轿车躲闪不及,人车全部被直径约6米的巨坑“吞没”,造成车毁人亡……

地陷“人祸”甚于“天灾”

外表看似结实可靠的混凝土地面,为何会突然塌陷,而且往往一塌就会形成“吃人”“吞车”的数米深大坑?

武汉理工大学道路与桥梁工程博导杨吉新教授告诉记者,地面塌陷成因复杂,但抛开地质结构、极端天气等客观因素,施工不当往往是地陷的直接诱因。如工程基建中,“施工区没有做好截水措施,大量抽排地下水,就极易造成周边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发生大面积塌陷”。

他说:“地陷可分成自然塌陷和人为塌陷两大类。前者系地表岩、土体受地下岩溶发育影响向下陷落而成;后者则是因不合理开矿、工程建设等人为作用导致。 ”

记者在一些城市调查发现,大到北京、上海、武汉等大城市,小到一些中小城市和县城,其基础建设大多缺乏系统规划,地表反复被“开肠破肚”,造成地下管网错综复杂,后续管理维护无法跟上。一旦管线老化,渗漏水或暴雨冲刷土壤就容易出现塌陷。

国家安监局总工程师黄毅曾指出,一些城市建设过程中,对地下管网缺乏统一的设计和管理,因而造成一些局部的坍塌,甚至造成管路破裂和燃气泄漏,影响周边居民安全。

地陷高发或成趋势

市政工程往往管理复杂,职责不清,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发生事故,往往找不到责任主体。今年5月,江西抚州一女孩在人行道上掉入突然塌陷的渗坑,多处受伤。事后,包括排水、道路、电力等涉及部门纷纷认定自身没有责任,令她投诉无门。

随着城市高速发展,土地资源紧缺,城市发展将越来越多开发地下空间,因此引发地陷事故的概率也会大幅提高。专家认为,相关职能部门急需改变传统的“重地上、轻地下”,“重建设、轻管护”的建设观念,否则“防治地陷技术再好,也派不上用场”。

专家建议,控制城市地面塌陷,需坚持预防为先、重点防治、防治工程优化与强化监理三重原则,利用已掌握的智慧型城市的手段,及时发现并排查塌陷隐患,最大限度地杜绝此类典型城市人为灾害的再发生。

2011年4月26日零时左右,北京丰台区石榴庄路西口东侧200米处路面发生塌陷,一辆满载沙土的大货车途经此处时被“吞噬”,所幸车内两人被及时救出。图为抢险人员在塌陷路段进行应急抢险施工(资料图片)。

 
上一页 页码:[<< 1 2 ] 下一页 共2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更多关于 城市地陷为何频发 的资料
· 上海市城乡规划条例 [2013-08-15]
· 24个省会规划新城 总面积超4600平方公里 [2013-08-15]
· 时事评论:中国不宜建大量小型工业城市 [2013-08-15]
· 中小城镇建设难题:把好气象灾害防御关 [2013-08-15]
· 勿“挡海”不“遮山”如此城市规划很人性 [2013-08-15]
 
热点专题

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道

进行中的“京津冀一体化

智能交通让城市发展更美

楼房坍塌,“快餐式建筑
行业人物.
学术论文
电子图纸
工程案例
丹佛艺术博物馆住宅
The Museum Residences是由美国著名建筑师Daniel Libeskind设计的。… [详情]
软件下载
考试信息
规划论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指定合作网站   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官方网站
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CSUS)  承办: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Add to Google
Copyright ©2007-2009 CITYUP.ORG.All Rights Reserved.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附楼312室(100835)
联系信箱:cityupcityup.org  传真电话:010-88585380
服务热线:010-88585610/11/12转803  QQ:325178919  325178913
版权所有: 都市世界-城市规划与交通网
京ICP备12048982号-3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0994号
关闭欢迎关注都市世界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