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您的位置:首页 >>专题 >>“美丽中国”遭遇的不美丽困境 >>雾霾侵袭 >>
 
美丽中国 从雾霾中突围

时间:2013-02-25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李铁:被误读的城镇化 2013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2013年4月29-5月5日 张家界城镇体系规划
难题与对策: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长沙天心城市设计
 
分享到: 更多

美丽中国,众所期待。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确立了新的目标。

“如果中华大地被雾霾笼罩,如何看见她的美丽?”当“美丽中国”迅速成为高频词之时,曾有网友如此发问。

雾霾笼罩,是危机,也蕴藏转机!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一场覆盖百万平方公里的雾霾,更使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迫切性前所未有地突显出来。

坚持环保为民

应对雾霾带动深层次污染防治

新年伊始,空气污染给大半个中国来了一个“下马威”。从1月11日起,全国大范围地区遭遇雾霾袭击,北京、石家庄等多地的主要污染物PM2.5浓度“爆表”,局部地区的浓度甚至超过1000微克/立方米。

“记得10年前,北京也遭遇过这样的天气,当时大家没有过多关注,因为还不知PM2.5为何物。”一位新浪微博网友这样表述。事实的确如此,空气污染引起公众的高度关注,源于公众对PM2.5的了解,也源自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实施。

去年2月,国务院发布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按照原有部署,2012年年底之前,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共74个城市,按照空气质量新标准要求,开展监测并评价空气质量、发布数据。

“给公众真实可信的数据。”环保部门要求环境信息透明。这样的透明,我们能够承受吗?

“有关注,才有更大的治理决心,美丽中国建设才能有希望。”环保部部长周生贤这样说。

面对大范围雾霾天气,多部门紧急行动起来,首先将灾害天气对公众的影响降至最低。1月28日,中央气象台历史上第一次专门针对霾发布了预警;环境保护部及时发布部分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状况,要求各地做好监测预警工作。

在雾霾发生地区,应急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在严重污染日,按照北京市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的要求,冶金、化工、建材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减排30%以上。1月中旬的严重污染天气期间,58家企业停产。

在济南,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带头停驶1/3公务用车;室外作业的建筑施工工地停止施工,减少扬尘污染;重点工矿企业采取临时限产限排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

对于憧憬美丽中国的人们来说,雾霾是当头一棒,更是一记警钟。2012年,全国四项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全面完成,二氧化硫减排4.5%,化学需氧量减排3%,氨氮减排2.5%,氮氧化物减排2.8%。这一成绩令人欣慰,但环境治理的速度还是赶不上破坏的速度。

公众需要透明的数据,更需要一个澄澈的天空。建立长效机制、全力做好污染物减排,我们还需付出更多努力。

2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实施“国四”柴油、“国五”汽、柴油标准的时间表,解决长期难以突破的车油不配问题看到了曙光。不仅如此,各地正在积极行动起来,以唤回蓝天为突破口,加紧推进大范围、深层次的污染防治。

推进绿色转型

改变生活和生产方式时不我待

无论在哪里过年,今年春节人们普遍感觉鞭炮声少了。

北京烟花爆竹累计销售量同比减少43.5%,鞭炮碎屑同比减少40%;哈尔滨、成都、南宁等城市的烟花爆竹销量也大幅减少。

广州决定从今年起停办已连续举办18年的春节焰火晚会;郑州取消今年元宵节焰火晚会,并倡议市民尽量不燃放烟花爆竹;武汉不少单位和商家春节假后第一天不放“开门鞭“,全市鞭炮垃圾清运量比去年同期少一半。

民间的“禁鞭”活动,折射出全社会的环保意识正从抱怨污染走向自觉践行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这些意识和行动是建设美丽中国最最需要的。

建设美丽中国,还有更大的拦路虎。除了环境污染严重,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的形势也很严峻。2011年,我国GDP占全球的10.48%,却消耗了世界60%的水泥、49%的钢铁和20.3%的能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布局,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必须只争朝夕。

东部先发展起来的江苏,如今面临着“全国最小的环境容量”这一特殊省情。“有限”之中如何“有为”?他们努力利用资源环境约束机制促进绿色增长,一手做减法——去年年底南京燕子矶地区原有66家化工企业全部关停;去年全省共劝退否决247个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涉及投资逾100亿元。一手做加法——全国首个中瑞合作生态产业园成功落户镇江新区;今年要支持南京率先开展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试点,制定实施严于国家要求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上一页 页码:[1 2 >>] 下一页 共2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更多关于 美丽中国 从雾霾中突围 的资料
· 上海市城乡规划条例 [2013-08-15]
· 24个省会规划新城 总面积超4600平方公里 [2013-08-15]
· 时事评论:中国不宜建大量小型工业城市 [2013-08-15]
· 中小城镇建设难题:把好气象灾害防御关 [2013-08-15]
· 勿“挡海”不“遮山”如此城市规划很人性 [2013-08-15]
 
热点专题

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道

进行中的“京津冀一体化

智能交通让城市发展更美

楼房坍塌,“快餐式建筑
行业人物.
学术论文
电子图纸
工程案例
丹佛艺术博物馆住宅
The Museum Residences是由美国著名建筑师Daniel Libeskind设计的。… [详情]
软件下载
考试信息
规划论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指定合作网站   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官方网站
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CSUS)  承办: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Add to Google
Copyright ©2007-2009 CITYUP.ORG.All Rights Reserved.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附楼312室(100835)
联系信箱:cityupcityup.org  传真电话:010-88585380
服务热线:010-88585610/11/12转803  QQ:325178919  325178913
版权所有: 都市世界-城市规划与交通网
京ICP备12048982号-3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0994号
关闭欢迎关注都市世界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