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则民先生也表示,迁移保护是一种方式,但是不应该成为一种保护的类型。“许多建筑一旦迁移,基本上就等同于异地重建了,这不但没有达到保护的目的,而且会对原来的历史文化氛围造成影响。不是说迁移保护不可以操作,而是只能在实在没有办法原地保护的时候,将这个方法运用到个案中。”
原地保护到底怎么搞?
专家建议将片区分成小块,先做出样板
那么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南捕厅一带的保护问题呢?刘先觉先生表示,“不可能一口吃个大馒头。城市要发展,规划要改善,这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目前南捕厅4期的范围相当大,这在操作上肯定会困难重重,其实完全可以把整个片区分成若干小块,先选一个地块进行详细调研,制定详细方案,做出一个像样的样板出来。有了一个样板,百姓都看得到,我相信许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这个观点得到现场人员的好评,苏则民先生也表示,南捕厅4期工程是老城改造的重要内容,不论是调研还是规划都不能按一般的建筑来操作,必须细致调研,多方论证,合理规划,而且应该明确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不能本末倒置。建筑学泰斗潘谷西先生在发言中也表示,历史文化街区的操作不能等同于一般项目,只能修缮补充,而不能采用拆迁办法。对南捕厅,保护要先于和重于开发。
[意见]
相关部门还会进一步听取专家意见
哪些意见可能被采纳?
选取一个区域做试点,进行详细调研
现场,专家们发表了众多看法,也提出了许多意见和保护方法。南京市规划局刘青昊副局长表示,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对历史街区的保护都是一个盲点,只有不断地摸索,寻找更积极的方式。“今天大家的意见都相当中肯,我们会吸纳各位专家的意见,进一步完善这个工作。目前调查只是一个起步,下一步如何实施保护,我们还会积极听取专家意见。”
南京市建委副主任傅阳也表示,下一步将联合规划、建委、文物等部门一起讨论,在保护和开发老城南的问题上寻求统一,达成共识。“我们会充分吸收各方面的意见,用理性、科学、民主、法治的精神做好相关的调研。”傅阳也表示,刘先觉先生提出的先选取一个区域做试点,进行详细调研,做出一个样板的方法很可行。
市民也提意见
希望南捕厅得到整体保护
南京老城南改造南捕厅四期工程一直是南京市民关注的热点,昨天,南京市规划局就9月初公示的南捕厅四期工程拟保护的48处建筑召开专家咨询会,主要是听取专家对该片区建筑的保护意见。
但是有趣的是,昨天专家们发言的时候,首先都对这次咨询会的形式大加赞扬,因为整个会议不仅气氛融洽,而且有40多位南捕厅一带的居民来到现场旁听,这还是首次。
南捕厅改造的争议颇大,连国务院调查组也于6月底来宁调查,但是咨询会仍然做到了“开门问计”,不仅邀请了记者报道,而且允许南捕厅居民进场旁听。昨天至少有40位居民进入了会场,主办方还为他们准备了椅子。受邀专家、南京作家薛冰在发言中说:“这种公开、透明、民主的做法,以前还没有过,允许当地居民、利益相关者来了解专家意见,在南京规划史以至行政史上,都是一个重大突破。”
在现场,居民们不仅很仔细地倾听专家意见,也向记者发放材料,表明希望南捕厅得到整体保护、不进行大拆大建的意愿。当专家说到保护原住民权利、不搞推平式再造和增加保护目录时,他们多次自发鼓掌。现场还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当一位专家发言时,一个居民忍不住说了声“你说得不对”,规划局工作人员也仅仅把手指放在唇边“嘘”了一声。